文章内容

盐城师范学院 - 盐城师范学院报

像肖亚洲一样有大爱有担当

作者:何敏敏    
2016-09-30     浏览(72)     (0)

  这个暑假结束前,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大三学生肖亚洲的乡村调查纪实—— 《厚土——一个清华学子对晋西农村的调查纪实 》问世。媒体报道称,这28万字是肖亚洲“利用三个寒暑假,穿沟壑、睡窑洞,一个字一个字地从贫瘠、凝重的黄土高原中 ‘抠’ 出来的”,试图回答“乡村在今天到底是怎样的存在、它折射出怎样的社会问题与发展问题、现代性追求与中国乡村是一种怎样的关系”。
  同为大学生,同样过暑假、过寒假,有人不放松学习,读万卷书;有人行万里路,开拓眼界;有人兼职,有人打工,锻炼能力的同时还可以赚取学费、生活费;有人参加社会实践,了解社会、服务社会……选择是自由的;但,媒体调查让人担忧——有55.06%的大学生基本是“宅”在家刷手机。
  肖亚洲与“宅”在家刷手机的55.06%的大学生,甚至于那些学习、旅游、兼职、打工、参加某些社会调查的大学生,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他心中有担当,这份担当源自心中有人民、有国家、有社会,因而他有了基于现实的问题意识,要以“手足之情”关注农村问题,会因为亲眼所见的贫困寝食难安,会期待“一些已经存在的问题,如果得到重视,就会少走或不走弯路”。
  看吧,因为这份源自对人民、国家、社会深厚的爱,他虽然是学生,但他的追求不是一般学生在意的考试分数、学分绩点,而是造
福底层的愿望;他虽然爱好文字,但他的情怀不是用来悲春伤秋的文艺范,而是与农民真诚和平等地对话。因此,他的社会调查,也不是现实中存在的那种走走过场、意思意思的社会实践,而是真实地“滚足泥土”,“体味所到之地每一孔窑洞里盛满的酸甜苦辣”。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所立之德,应该是为他人、为更多人谋福祉的意识、愿望与行动;所树之人,绝不是有才无德之人,绝不是无情无义、自私冷漠的人,绝不是有着高分数、高学历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而应是对人民、对国家、对社会有情有义、有所担当的人。
  大学生应该像肖亚洲一样有大爱、有担当。“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并不可取;不读书,只顾刷手机,更不可取。大学生应该仔细感受体悟真实的生活,了解真实的社情民意,将对自己、父母、亲人的爱扩大到与自己毫无关系而又密切相关的人,有悲天悯人的情怀,更将爱化为责任。为此,教育者,教书育人之时,不应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也不应只是跳出试卷、通过各种活动考量学生的“能”,而要细细地考查学生的“德”。这要求教育者与学生建立更为密切的师生关系,这样,一方面,教育者才可以在生活学习的点滴中观察学生的“德”;另一方面,教育者也可以在潜移默化中以自己的“德”熏陶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