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及当今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大难题主要是什么?业内外人士几乎异口同声:能源危机、环境污染!
11年来一直从事燃料电池及锂离子电池膜与电极材料研究的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副教授蒋仲庆博士,研发出新型高性能氧还原和氧析出双功能催化剂,用其生产出来的电池,无污染、安全性能高,使用寿命高达1000小时以上,而电池产能所用的燃料,竟是唾手可得的酒精、甲醇、甲酸等含碳物质或是水光解产生的氢气,不仅数量充足,而且可以再生,难怪被誉为“面向21世纪的新型绿色能源”。
目前,蒋仲庆的研究成果,被世界著名期刊英国皇家化学会学刊《材料化学A》高看一眼,以封面论文形式刊载。用双功能催化剂生产的电池,被广泛用于航天等多项军工生产。蒋仲庆正在忙于解决催化剂成本高问题,为普及民用不懈努力。
蒋仲庆话不多,但句句实在,工科男的特点十分明显。同事评价他:为人忠厚,待人诚恳,工作勤奋。从2010年来校工作,他几乎很少休节假日,教室、实验室总能找到他的身影。目前已获得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并得到了人社部留学回国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浙江省公益项目及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支持。已发表SCI论文55篇,影响因子6以上SCI工程技术一区期刊论文18篇。
他还是我校首位被全球Top 1%“ESI”高被引论文数据库收录的论文作者,共有4篇SCI论文入选全球Top 1%“ESI”高被引论文,其发表的论文在谷歌学术引用统计中达到1024次。全球Top 1%“ESI”高被引论文数是评价一流学科的重要参数,ESI高被引论文指按照同一年同一个ESI学科发表论文的被引用次数按照由高到低进行排序,排在全球前1%的论文。此类论文通常在其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影响力,是其研究成果得到学术界大量关注的体现。(辰 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