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山东大学 - 《山东大学报》

打开一扇金融门,培育业界高端人才

作者:张国风 陈慧敏    
2016-10-19     浏览(238)     (0)

  提起金融市场,常常能听说“变幻莫测”这个词;提起金融风险,人们常常用“不确定性”来形容。2008年爆发全球金融危机后,各国政府都加强了对金融市场的监管,在不确定的金融风险的环境下寻找可寻的规律,找到风险发生的概率,才能更好地规避金融风险,为投资者吃下一颗“定心丸”。金融数学作为新兴数学与金融交叉学科,发展极其迅猛,中国目前亟需有实力和学识的金融数学人才,因此中国培养与国际接轨并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高级应用型人才迫在眉睫,在夯实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提升实践能力,努力培养出更多金融界高端人才,使世界在未来金融风险的规避和发展成就中听到更多来自中国的声音。
  7月17日—8月4日,由山东大学主办,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同济大学以及苏州大学协办的第二届金融数学与金融工程研究生暑期学校在山东大学(威海)举办。七校联合金融数学与金融工程研究生暑期学校是由山东大学牵头,联合在金融数学领域国内领先的七所高校共同开展的金融数学与金融工程硕士联合培养项目的重要内容之一,旨在实现国内知名高校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形成合力、打造品牌,在培养与国际接轨并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高级应用型人才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其间,北京大学金融系主任吴岚、同济大学袁先智教授、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副总经理张晓刚等二十余名国内外金融数学学术界、金融业界的知名专家应邀作了近二十场学术报告,讲授七门短期课程。报告内容涉及金融数学和金融工程学术前沿、应用研究与实践等多个方面,短期课程涵盖金融数学、金融工程、随机分析、最优控制、金融统计等多方面内容。结业仪式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山东大学彭实戈教授为顺利结业的学生逐一颁发结业证书并合影留念。
                 打造品牌形成合力
  谈到金融数学与金融工程研究生暑期学校,山东大学中泰金融研究院副院长林路教授介绍说:“暑期学校的创办具有历史渊源,最初起源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彭实戈教授为首席科学家的‘九五’重大项目—金融数学、金融工程与金融管理,以及2007年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山东大学彭实戈金融数学团队联合了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共同从事金融数学科学研究及人才培养,产生了学校之间的联合,并延伸到学校和企业之间的联合。”
  山东大学数学学院院长、中泰金融研究院院长陈增敬教授说:“自从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繁荣金融市场,防范金融风险已成为世界经济强国的国家战略,我国要成为经济强国,首先必须成为金融强国。现在,国家对金融人才的需求很大。举办暑期学校的初衷也是为了联合各高校优势,通过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在国内建立一支具有世界水平的金融量化理论与应用团队,为国家输送金融高级人才,为金融业界提供高质量的金融产品。”另一方面,陈增敬教授认为目前国内金融研究水平与国外还有相当大的差距,面对这种劣势,为了在国际上拥有话语权,抵御国外的金融风险,我国应该首先在金融业界、政界和学界建立风险计量指标和风险评估体系,形成国家层面的拳头产品,比如建立衡量金融风险的国家指标、规范金融风险语言的统一表述后共同发声、朝一个方向发力,从而扩大我国金融在国际上的影响。开展七校联合研究生暑期学校就是让来自七所高校的优秀师生学习同一套金融语言,来起到以点带面的影响,形成统一的声音,培养出更多中国金融数学界优秀的带头人。
                发挥山大领头作用
  谈起金融数学与金融工程研究生暑期学校的主办方时,陈增敬教授声调上扬而自信:“山大有目前国内最好的研究团队,有自己提出的金融数学理论。金融领域的研究要以理论为主线,才能研究出新方法、新产品。如果没有理论的支持,那么所谓的在金融数学中有统一的声音就无从谈起,金融领域的研究也将是无头苍蝇,四处碰壁。”
  近些年来,山东大学在金融数学理论方面研究卓有成效。2008年金融危机后,人们已经充分体会到风险度量和控制已经是也将永远是金融数学研究的主题,山东大学“金融数学—金融风险控制中的G-风险度量、倒向随机分析与计算”创新研究群体紧紧围绕这一主题,充分结合国家对确保金融市场安全、健康、有序地发展这一战略,在金融数学、随机控制等领域取得了一大批创新的、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研究成果,在国际金融数学、随机分析、计量经济学等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推动了这些学科的发展。
  山东大学彭实戈院士所领导的团队在倒向随机微分方程和非线性期望理论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国际领先的原创性成果。而由彭实戈院士和法国概率论学家Pardoux一起发展起来的倒向随机微分方程理论,在期权期货等金融衍生证券定价中有重要应用。陈增敬教授说:“山东大学金融数学团队,以彭实戈院士提出倒向随机微分方程和非线性期望两个理论为核心,在金融相关理论中产生和建立新的、原创性的成果,这两项理论已成为研究金融市场的重要理论工具,因而山东大学有能力也有义务办好金融数学与金融工程研究生暑期学校,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发展我国金融的新理论、新方法和新产品,为国家培养新一代金融风险分析师、金融产品设计师和保险业界精算师。”
                  以学生为主培养思维
  本届金融数学与金融工程研究生暑期学校一共有来自七所高校的近百名师生参加。山东大学参加的学员以专业硕士为主。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暑期学校的课程安排并不是很密集,上午两三个小时、下午两个小时的上课时间。其余时间都交给学员自由活动,重在思想的交流,学员通过互相讨论,从不同看法中得出自己认为正确的观点。在整体教学安排上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上课,七所高校的学生统一平台上同样的课,最后通过考试对比各校学生学习情况。第二阶段请国内外的专家来给学员作前沿报告。第三阶段落地业界,将资深的业界人士请过来并提出企业目前所遇到的问题,让学生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在实践运用中加深对所学专业知识的理解。同时让学员通过和业界人士交流,了解业界的需求,调整就业方向。
  陈增敬教授介绍,通过邀请各个学校的精英老师在同一个环境下为来自不同学校的学生授课,使学生们能够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互相促进,良性竞争,发现自己的优势,弥补自己的不足,查漏补缺,才能培养出一批金融界的高端人才。
  林路教授说:“联合办校使得不同研究领域、不同思维的精英老师可以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优势互补,也给学生一个更大的综合性环境,让学生较快地自我成熟,让学员通过和业界人士打交道,提高自己的能力,开拓了自己的视野,明确了自己的优势与不足,缩短自己的成长时间,创造更多的知识财富。”
  第一次参加暑期学校的硕士研究生石建栋,开始只想利用暑假的闲余时间去长长见识,利用闲暇时间学点知识。“去了之后发现内容很多,老师很负责任,从报告到短期课程都使自己受益匪浅,导师们的精彩演讲,学员之间的互相交流,既开拓了视野,又提高了自己各方面知识素养,达到了预期的效果。”硕士研究生张志鑫说最大的影响是开阔了视野,培养了思维。“金融数学是金融和数学的交叉点,牵涉到学习知识广度和深度的问题。暑期学校通过整合各方面优势资源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更好的了解各方面知识的平台。通过暑期学校的学习,可以了解更全面的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找到自己更擅长的点。经过暑期学校后学员可以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点,并将其作为自己以后深入研究的方向。”
  由山东大学牵头的七校联合金融数学与金融工程研究生暑期学校已经顺利举办了两届。让我们共同期待未来更多的精彩。(张国风 陈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