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得小时候,我好奇地问曾是八路军的爷爷:“红军长征的时候为什么不吃蛋糕,而要吃皮带呢?”爷爷微笑着摸摸我的头,并不言语。后来的我才慢慢明白了那些年红军长征的艰辛不易。
曾经的那段光辉岁月,那被歌颂的长征精神,虽已久远,但从来都不曾被世人遗忘。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每次读到这首《七律·长征》时,我的眼前都会浮现这样的一组画面:泸定桥边、大渡河畔,迎着金色光晕前进的身影闪闪发光;)山草地上、崇山峻岭里,冒着严寒坚定有力的步伐;赤水河上,四出奇兵后那掩抑不住激动的呐喊响彻云霄。
岁月的年轮沉淀了斑驳的痕迹,冲天的硝烟留下了悲壮的回声。80年前,先辈用一生的力量追赶那轮象征着光明的太阳,最终融入了那镀金般明媚的天空。
长征途中,先辈们脚下踏着华夏坚实的土地,手中高举着民族振兴的旗帜,心中澎湃着祖国腾飞的梦想。正是这样的信念支撑着他们走过艰难,走过凶险,走出希望,走出了一片蓝天。
“那是永恒。就是太阳与海,交相辉映”,十九世纪颓废派诗人兰波在《全蚀狂爱》中这样写道。在强大的敌人和险恶的自然环境面前,红军正是凭着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征服千难万险,用尽一生的力量追赶太阳,战胜强大敌人,为中国革命闯出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今天,我们重温那段峥嵘岁月,并不是再次用沉重的脚步去丈量那漫长的征途,而是用心灵去感受、领悟面对屠刀与诱惑,没有丝毫奴颜和媚骨的大无畏精神!去感受我们中国人的铮铮铁骨!
今天,步入新世纪的我们,同样需要坚定的信念、坚强的意志、艰苦奋斗和甘于奉献的精神。有了这样的坚持,我们才能从容地迎接困难、乐观地面对困难、顽强地克服困难;有了这样的坚持,我们才能以蓬勃向上的风貌,激发创新能力,燃烧创业激情,焕发无坚不摧的力量。
作为有着鸿鹄之志的青少年,你可曾想过,在新的长征中,我们肩负着怎样厚重的责任?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我们要接过长征精神的光辉旗帜,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今天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明天为祖国辉煌贡献力量!我要铭记那段令人澎湃的历史,带着无比忠诚的心,用尽毕生的力量,去追赶那象征着光明的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