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工业大学 - 《南京工业大学报》
兼具LED与OLED功能 转换率领先3个百分点
显示屏价格下降50%南工科研团队成功研制全世界最高效钙钛矿LED实现两大“利好”
作者:芳晓
本报讯 将无机发光二极管(LED)与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功效合二为一,且实现最大化的转换率已不再遥不可及。海外人才缓冲基地(先进材料研究院)、江苏省柔性电子重点实验室黄维院士、王建浦教授科研团队在钙钛矿发光二极管(LED)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这一突破性进展9月26日在线发表于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光子学》。
“我们研究团队创新性地设计并制备了一种具有多量子阱结构的钙钛矿LED,使用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材料,研制出全世界最高效的钙钛矿LED,兼具有机和无机半导体材料的优势。”王建浦教授介绍。王建浦表示,他们的钙钛矿LED实现了两大“利好”。一则,通常无机LED由于工艺限制,不能直接做显示屏,而有机LED(OLED)因其与生俱来的加工优势很适合做显示屏。但钙钛矿LED能以比普通OLED更加便捷的方式加工,因而非常适合做显示屏,且色彩较之现有的OLED更为鲜艳。钙钛矿LED有潜力比OLED更加高效,而且价格也更便宜,以三星5英寸手机为例,其显示屏成本有望降低50%。二则,钙钛矿LED应用在照明上优势也很明显,其一改传统LED室内照明点状发光为面状发光,使室内光线不刺眼,更接近自然光,增加舒适度。“传统无机LED一般只能做小面积,但是我们的最新研究成果可以做成大面积。”王建浦补充说。
“我们研究团队在国内率先开展了钙钛矿LED研究,利用维度可调的多量子阱钙钛矿材料,创造了目前钙钛矿LED能量转换效率的世界最高纪录,制备的 LED器件外量子效率已达到11.7%,较之国际同行8.8%的转换效率,领先了近3个百分点。”黄维院士介绍道。该团队针对二维钙钛矿材料发光效率低,三维钙钛矿材料成膜性和稳定性差的问题,创造性地采用溶液加工方法将无机LED中用于提高器件发光效率的量子阱结构引入到钙钛矿LED中,开发了具有多量子阱结构的钙钛矿发光材料,兼具二维钙钛矿材料成膜质量高和三维钙钛矿材料发光效率高的优点。
“虽然近年来在小尺寸显示领域兴起的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不受制备工艺限制,已初步应用在手机、电视等电子产品上,比如生活中不少人已经在使用的曲面屏幕手机,但目前OLED器件的效率低、稳定性欠缺以及制造成本高等问题,还是限制了OLED拓展应用范围,而高效钙钛矿LED工艺更为简捷、能耗低、材料亲和性强的特点,为其在发光领域开拓了新的研究方向,其在未来实现产业化后,具有较为广阔的市场前景。”黄维院士自信地介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