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井盖涂鸦装点校庆

学生制作工艺品献礼校庆

“奔跑吧川农人”掀起夜跑新风尚

种子作画祝福母校
编者按:在川农大110周年校庆期间,无论你是喜欢安安静静地坐下来听一场高端的学术报告,还是观看一场热热闹闹的精彩晚会,抑或只是想牵着爱人的手在自己曾经生活的校园走一走,捡拾些许青春记忆,我们都为您搭建好了平台。
2016年10月6日,川农大将迎来110周年华诞,这一天也成为所有川农人关心的大事。
校庆作为大学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大学传承办学历史、弘扬大学精神的重要形式,蕴涵着一所大学特有的人文情怀、价值理念和文化追求。在当前新形势新常态下,为了让校庆回归它应有的学术、文化和教育功能,将着力把学校110周年校庆办成一场“俭朴务实的校庆”、“学术文化的校庆”、“互联网+的校庆”和“川农大人自己的校庆”,让校庆有温度、有特色、有记忆。俭朴务实的校庆今年,省教育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校庆活动的意见》,对举办校庆活动提出了非常具体的要求,学校将严格按照规定开展校庆筹备和举办校庆活动,办一个隆重热烈而俭朴务实的校庆。在各项校庆筹备工作和活动中,学校都务求实效,不讲排场、不图虚名、不劳民伤财、不铺张浪费,庆典、会议和接待将一律从简,把精力放在提升活动的内涵和实效上。在前期举行点亮校友地图、“奔跑吧川农人”等活动时,学校都是依靠互联网和新媒体开展活动,让每个校友或是动动手指,或是晚上跑跑步,以最低的时间成本、最低的经济成本来参与到校庆当中;在校庆期间,住宿由校友自行预定,学校虽然准备了一定数量的学生宿舍床位(限雅安校区)以备不时之需,但更多地还是通过各院所为校友提供住宿必要帮助的方式为主来协助校友住宿;校庆众筹方面,学校更是秉着节俭朴实的原则精心设计、深思熟虑,决定以定向众筹和不定项众筹两种方式来接收校友捐赠,并决定无论捐赠金额多少,每一位参与众筹的校友都将获得校庆纪念品,倡导校友量力而行。学术文化的校庆本次校庆将着重突出学术性和文化性,举办更多更高水平的科技和学术交流活动,让广大师生在各类学术活动中传承大学精神,启迪创新智慧,让校庆回归到学术为魂、育人为本的大学教育本义上来。
在校庆期间,将有20余名院士和近30位海外一流专家来校,参与到高等教育改革与双一流建设高端论坛、社会服务与精准扶贫工作推进会、作物分子生理与遗传育种国际学术研讨会、继续教育发展论坛、精准扶贫与林业科技人才培养交流座谈会、园艺学术论坛、县域经济与金融发展论坛、畜牧学科发展论坛、兽医学科发展论坛、林学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风景园林国际学术研讨会等各类学术报告会及座谈会当中,为我们带来丰盛的学术大餐。
与此同时,学校利用校庆这一契机,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推进学校文化建设,提升学校文化品位,丰富学校文化积淀。
作为学校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成果、依法治校的重要举措和献给110周年校庆的厚礼,《内部管理制度选编(川农大110)》首发仪式在校庆前夕举行;集中反映学校百十年来走过的辉煌历程、讲述一代代川农人艰苦奋斗、求实创新故事,约33万字的《四川农业大学史稿》、约21万字《川农往事》和《川农老照片画册》业已付印;从媒体视角看学校10年发展的《长风破浪》和《媒观川农》也已经准备完毕。
除此之外,学校还将于10月5日、7日在雅安和都江堰校区举行庆祝建校110周年文艺晚会,?以首任院长杨开渠先生为蓝本的话剧———《顽石》也将于10月6日在成都校区麦立方首演,川农大教师艺术作品展、《岁月记忆》———川农老照片展等文化艺术活动也都将在校庆期间为学校增添一抹亮色。互联网+的校庆从决定举行110周年校庆以来,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等载体,传播信息、开展活动,校内校外结合,线上线下互动,让海内外校友、学校师生员工都能以各种形式参与校庆活动,最大限度扩大校庆的参与度和影响力成为了所有校庆活动组织者的共识,取得的效果也令人振奋。
“向母校报到,点亮校友地图”活动在上线后便立刻刷爆了所有川农人的朋友圈,1个小时后便吸引了近3万世界各地的校友参加,点亮祝福母校的灯;“寻找老照片里的川农人”中展示的110张已经泛黄的照片,勾起了数以万计的川农人内心的回忆,即使容颜已老,照片依然会触碰了我们内心最柔软的地方;“《校庆形象大使选拔:请投下你的一票》在官方微信一发布,就在微信朋友圈中掀起了转发狂潮,不到27个小时,阅读转发量即超10万,参与投票人数超过5万人;“天涯共此时”海内外校友中秋大联欢更是刷新了我校文艺活动的新高度,首度实现跨校区、跨时空、全球连线、同步参与、全程网络直播,逾4.7万人通过网易直播观看,加上学校官方微博直播,观众超过5万人,总观看点击量已超过7万、评论1.5万条!
在校庆期间,新媒体、贴吧等平台上还将举行校友笑脸收集、“为母校祝福盖楼”等活动,让校友们线上线下,全身心参与到校庆当中。川农人自己的校庆本次校庆将以人为本,突出校友和师生的中心地位。通过校庆,增进校友与学校的联系和感情;通过校庆,增强校友和师生的归属感和凝聚力;通过校庆,让校友和师生留下美好回忆;通过校庆,进一步促进学校又好又快发展。
在前期开展的活动中,无论是寻找老照片里的川农人,还是点亮校友地图,我们所想要展现的都是每一个川农人那一段普通却又难得,平凡而又独特的川农情。在校庆期间,“迁雅60载 风雨一甲子”———首批迁雅师生座谈会,“寻找那时的青葱岁月”校友系列体验活动,校友伉俪母校行,校友林挂牌仪式,原林校校友师生座谈会以及各学院的校友师生联谊会等活动,也都为每一位回校的川农人提供了寻访独属自己的那份校园情、师生情和同窗情的平台,让大家在美丽的金秋校园,收获一段难忘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