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报》
发扬南航精神,努力践行“双一流”建设的目标
(上接第一版)2.学科层次:按照“目标—质疑—差距—比较—创新—实验—应用—检验”的路线图,落实创建各个学科“双一流”的细节。
各个学科的带头人要从“对世界和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要求出发,确定本学科的奋斗目标和建设“双一流”学科的“突破点”与“切入点”。要经常不断地了解本学科世界发展的动态,与时俱进地修改奋斗目标、“突破点”与“切入点”。学科规划与决策者要定时与各个学科带头人一起探讨本学科的世界顶尖学科的学术进展,由此采取重大措施,促进本学科的“双一流”建设。
要对当前世界顶尖学科的学术进展进行质疑,并找出我校本学科目前的具体差距。质疑和找差距,就是“知己知彼”。在此基础上,提出本学科的创新思想、理论、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科学试验。
要将试验的结果与理论、计算相比较,分析试验与理论差异的原因,以改进理论与试验,如此循环,直到理论、计算与试验一致为止。
最后,更重要的工作是应用。科学研究的意义,全在于应用。应用也是最好的理论验证。要选择对世界和人类有重大影响的项目来做应用研究,并力求取得对世界进步与人类生活有重大贡献的研究成果,使本学科真正成为国际公认的世界一流学科。
三,激发每个南航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性
在“双一流”建设过程中,校领导的“压力”很大,但校领导只是“双一流”建设的引导者、决策者,践行“双一流”建设,从根本上说,还是要依靠我校广大的师生员工。因此,激发每个南航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性,就是我校创建“双一流”这一艰巨任务的关键。学校要创造自由、宽松、竞争、善待的学术环境,要制订专门的好政策来激发每个南航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性。
与创建“211”“985”不同的是:创建“211”“985”更多的是“政府行为”,而创建“双一流”则更多的是“学校行为”。一个学校能否进入“211”“985”学校行列是由政府确认和批准的,但哪个学校能否成为世界 “双一流”学校,则不由政府确认和批准,它不用谁批准,它是世界公认的。因此,只有激发每个南航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性,才能取得“对世界和人类作出了重大贡献”的一流成果,从而向世界公认的“双一流”大学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