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到2016年,西迁的交通大学已在西安度过了60个春秋。在60年的风雨兼程中,校园里发生过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救护车”的故事,就是其中精彩的一个篇章。
对于汽车,大家都不陌生,这是现在有条件的家庭都会配备的交通工具,但历史却并非如此。初到西安,学校处于艰苦困难时期,为保障患病的师生员工及家属能够得到及时医治,除建设卫生科外,学校想方设法为卫生科配备了救护用车与司机。为了编撰120年校医院院史,在笔者查阅资料及寻找老照片的过程中,迁校60年来6台“救护车”的故事也逐渐还原和清晰。
1956年9月29日,在 《交大》 第71期第 3 版“新校舍在建设中”栏目,以《新建的福利房屋》 为标题讲述(在西安建设)“第一批福利房屋共五千多平方公尺,其中包括员工食堂、员工浴室及锅炉房、合作社、诊疗所、学生浴室及锅炉房、托儿所”等。具体在诊疗所建设中写到:有810平方公尺……现在进行内部安装,十月底即可竣工。为查找建成的诊疗所建筑照片,笔者查询到1957年3月29日 《交大》(增刊)上刊登有已新建成的交大(西安部分)卫生科楼照片。照片中,卫生科楼前停放着一辆吉普车。寻访医院老职工,确定这辆吉普车当年是作为救护车使用的。
医院老职工说,这是从上海带过来的美国(威利斯牌)正宗原装吉普车,是在上海时接收的战争剩余物资,迁校后在西安作为接送患者的救护车使用,这可能与当时的校领导考虑到从交大到城里的定点医院(西安市中心医院、西安医学院附属医院),或送四军大路况不好,特别是在夜间送病人有关。迁校后最早开这辆车的司机是周伯安师傅,交通大学西迁纪念册1955-1959的教职工名录中有周师傅的名字,但却没能找到周师傅个人清晰的照片。
周师傅在文革前回到苏州老家生活,之后救护车司机由瞿智卿师傅接替。在文革期间,瞿师傅开着这辆车跟随着医护人员奔波于学校的各项活动,为患病的师生家属忙碌,留下了许多佳话,一直到1976年9月,司机徐阿根师傅接替瞿师傅的工作。徐师傅将这辆美制吉普车,开过了文革后期,开进了国家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约在1977年,司机高东洲师傅接替徐师傅,这一年,美制吉普车更换成了西北牌“正式”救护车。这辆“正式”救护车实际上也是用“北京牌”212吉普车改造的。上世纪80年代初,国家还没有专用车辆制造厂,学校购买不到专用救护车,就将一台北京吉普车送到三原县汽车修理厂改装,改装后的救护车起了个“西北牌”的新名字,基本上停放在校医院使用。这是学校第一辆正式救护车,样式有点像早期欧洲电影中的小面包车,两头圆圆的,遗憾的是没有找到这辆车的照片。1989年,学校购买了上海产“飞鹿牌”救护车,这是一辆真正从生产厂家正式“出生”的救护车,与“西北牌”救护车并行使用。但由于是线排档,经常需要维修,并不好用。司机王海明师傅于1989年9月到校医院接替高师傅工作,这期间王师傅一手开着两台车,可算是“富翁”了。
1993年,医院申请淘汰老旧车辆,重新更换救护车,经过调研确定贵阳军工厂生产的“航天牌”救护车性价比最优,决定购买这一型号。然而,就是在20多年前要买救护车也并非易事。医院通过老司机贾长玲师傅的关系和贵阳厂家联系,确定厂家卖车后,由司机王海明与医院李天伦主任当夜飞去贵阳,再从贵阳走国道翻山越岭将救护车开回学校。这样的经历在现代成为了一种旅行方式,而在当年没有高速公路的情况下,这却是一项具有风险的工作。这辆车使用了10年,期间司机贾万军师傅也曾到医院参加救护车司机24小时值班工作。1998年王师傅返回车队工作,贾师傅一直开到2000年由司机李悦接替。
2003 年初“非典”疫情发生,西安市卫生局要求全市医院使用的救护车驾驶室与救护仓间进行隔断改造,学校使用的“航天牌”救护车达不到改装要求。围绕抗击“非典”工作,学校很快落实经费购买了“江铃-全顺牌”救护车,并为新车紧急加装隔断,李悦师傅负责新车购买、加装隔断、办理报废旧车手续等全部的工作。2003年9月,李师傅在抗击非典工作结束后不久离开医院返回车队,司机由王继江接替。
在这里要说明一点,在2003年以前,学校的救护车均由学校车队管理,司机也由车队派出,急诊等医疗工作用车需要联系车队或司机,故车辆与司机的编制不在医院,医院设备及人员名单中没有车辆及司机的记录,但医护人员与这些司机都很熟,还能说出司机工作中许多有趣的故事。迁校后很长一段时间,急诊需要到家里找司机师傅出车。改革开放后,从高东洲师傅开始司机住医院值班;自有传呼机及家庭安装固定电话后,司机可以在家里接听急诊出诊呼叫;到了王继江师傅,救护车及司机改由医院管理,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医院救护车。
2015年9月,医院新购买了“金杯-格瑞斯”牌救护车,这台新车是真正从救护车专业厂购买,车内设备按照救护要求设置的救护车。
2016年4月,使用了13年的全顺牌救护车退役。全顺牌救护车从抗击非典开始,经历了合校后为三校区服务,接送离退休老同志体检,接送三校区医用物资、血液标本与报告单,以及防治甲流、禽流感、汶川大地震等大量的工作,与医院职工、司机一同见证和经历了医院的这一段历史。在全顺将要退役的4月初,笔者找来20余年来开救护车的3位师傅与新旧两辆车留影,这是迁校60年来为师生员工服务的救护车第一次正装合影,也是对一段历史的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