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 -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报》
全国优秀教师陈浩川教授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作者: 夏文婷
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他们在高校学习深造过程中思想道德体系逐步形成,只有大力提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此凝聚共同价值追求,形成巨大的价值共识和思想共鸣,才能保证他们全面发展的正确方向。为积极营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浓厚氛围,增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和认同,我校全国优秀教师陈浩川教授为四百学子深刻阐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陈教授从古今、中西对比角度梳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他说,在中华民族发展历程中,经过几千年的提炼,我们形成了非常完备的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四德五常”,即忠、孝、节、义和仁、义、礼、智、信。他以孟宗哭竹的故事为例,从孟宗为子、为官、为臣三个方面剖析了孟宗身上所具备的“四德五常”。他认为,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有不合时宜的地方,如愚忠愚孝等,但仍然具有时代价值,传统的主流价值观是今天的主流价值观的基础和源泉,是立足点,是根基,是根本,是命脉。我们要注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西方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民主、自由、平等。这一价值观在推翻封建统治过程中起到了积极作用,相对封建社会而言是更进步的一种价值观。在比资本主义社会更进步的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当然也有核心价值观。这种核心价值观是长期选择提炼的结果。我们的核心价值体系就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并凝练为24个字。
陈教授详细解读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个字。他说,在国家层面上,我们需要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我们发展速度快,经济体量大,但还不够强,社会主义还在完善。在社会层面上,我们需要自由、平等、公正、法治。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社会的描述就是每一个人都获得自由发展的机会。在个人层面上,我们需要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爱国是具体的,爱国土、爱文化、爱同胞,与国家荣辱与共。谈到敬业,陈教授告诫大家,有时候为了谋生也许从事的并非自己满意的工作,但只要接受了这份工作,你就应该担起这份责任。说到诚信,陈教授认为不管在任何时候,诚信的人都能够走得更远。总的来说,这24个字分别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立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这三大问题。
最后,陈教授殷切寄语青年学子应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发挥积极作用,他说,中国青年决定着中国未来,大学生是同龄人中的精英,应该意识到自己对于这个社会的重要性,应该承担更多责任,起到带头作用,率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陈教授的精彩讲座激发青年学子强烈共鸣,不时报以热烈的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