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浙江传媒学院 - 浙江传媒学院报

他把师生放在“左心房”

——记全省高校首届“最受师生喜爱”的书记陈永斌

作者:谢薇娜    
2016-06-23     浏览(151)     (0)
  早上5点45分,陈永斌准时
起床,开始了每天固定一小时的
早读,他一天的生活总是从这里
开始。
  生活规律的他喜欢给自己定
下很多规矩,除了早读,还有每天
记一篇工作日志,每周走访一次
寝室,每月组织一次师生座谈,每
年带领一个学生团队等等,这是
他在担任电视艺术学院党总支书
记期间的必修课。
  定规矩很容易,可要不打折
扣地实行却是难的。是停留在嘴
皮子上,还是实实在在做到了?
群众们的眼睛是雪亮的。近日,
陈永斌书记获得全省高校首届
“最受师生喜爱书记”的殊荣。在
评选的网络投票环节,他还拿下
了网络投票的第一名。他到底有
什么魔力?
  走近陈永斌,发现他总是带
着谦和的笑容,说话很亲切。聊
起工作,他的眼睛马上变得亮亮
的,思路清晰,出口成章,很让人
佩服。“我的学院有1400 多名学
生,每个学生对学院来说是千分
之一,但对他的家庭而言却是百
分之百,所以育人工作必须用上
百分之百的力气。”
  一个受师生爱戴的好书记没
有什么笼络人心的魔力,有的只
是这样朴素的理念,和一颗全心
全意为师生的心。
  他让师生“走上红毯”
一个让集体满载荣誉的书记
在半个月前电视艺术学院举
行的毕业生作品展映上,陆政杰
作为影片《庇护所》的主创人员,
在同学们的欢呼和相机快门的咔
嚓声中走上了红地毯。他导演的
这本《庇护所》在展映中以5147
票高居观众票选榜首,获得了“最
受观众喜爱奖”和“最佳表演奖”。
  “能登上大银幕对我是最大的
支持和鼓励,四年时光,刻骨铭心!”
“这是我读大学来最好的体验!”在
这次展映中获奖的还有另外9部作
品,主创们纷纷在朋友圈写下感
想。这一次展映不仅让他们记忆
深刻,更唤起了他们的专业骄傲。
  “毕业生作品展映是学院‘三
原色’大学生影视艺术节的系列
活动之一,”陈永斌书记说,“我们
当时策划推出这个活动,就是希
望为学生营造一种仪式感,以此
来振奋士气,勉励大家创作出更
专业的作品。”
  他总是很关心大学生喜欢什
么,怎么样才能充分激发他们的
参与感和钻研劲。仪式感是他捏
在手中的法宝,也常被他用在党
建工作中。他很懂怎么样团结党
员干部,让大家劲往一处使。
  在上一届春季运动会上,陈
永斌身先士卒,几乎参加了所有的
教工集体项目。学院党总支副书
记鲍芳回忆道,在一场拔河比赛
中,陈书记作为主力,奋勇当先站
在队伍最前头,带头大声喊口号。
中途他不小心重重地摔了一跤,眼
看队伍军心有所动摇,他立刻起
身,争分夺秒地调整口号重整旗
鼓,最后一举将对方拿下!那年运
动会,电视艺术学院荣获了教工团
体总分第二和最佳组织奖,学生团
体总分第二、排舞比赛第一和体育
道德风尚奖的好成绩。
  正是他带来的这股凝聚力,
让这个集体做什么工作都容易出
大家最关注的问题和意见,然后
和院方面对面商讨解决。这种充
分发挥学生主人翁精神的党建模
式在2015 年作为典型编入了全
省党务创新品牌案例。
  虽然陈永斌总是谦虚地说荣
誉是大家的,可大家心里都有一
杆秤:领头羊是什么样,后面跟着
的队伍就会变成什么样。
  “我们的领头羊是尖兵,是标
杆,那我们跟着他干也会出成绩、
得荣誉!”摄影系的王灵东老师
说。2014、2015 年,王灵东老师
在陈书记的鼓励和指导下,带领
学生参加了“全国高校廉政文化
优秀作品大赛”,接连拿下一等奖
和三等奖的好成绩。“在日常工作
上,陈书记是一名好领导;在生活
相处中,我们是朋友;而在我个人
的成长进步上,他更像是我的导
师。”王灵东说。
  谁都渴望先进,这也是他受
师生喜爱的原因。
  院长陈少波不吝称赞陈永斌
是一个优秀的党务工作者,“他做
事思路清晰,全局意识强,能将党
建、行政和教学工作有机结合,这
是我最赞赏他的地方。”
  他是学生的“金牌导师”
一个热爱三尺讲坛的书记
尽管党务工作非常繁忙,但
陈永斌对于三尺讲台的热爱之心
从来没有变过。可能是10 年的
师范教育让他不知不觉间把“教
师”这一身份深深扎根在了心里。
  他是全校形势与政策课选课
率最高的老师之一。形势与政策
课在学生们的私下讨论中,总是被
形容成“太高大上”、“有点枯燥”、
“不感兴趣”,但“陈永斌”这个老
师,却是不一样的声名在外。他的
课,都是130多人的大课,很快就
能被选满。(下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