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简介

2016-08-15     浏览(296)     (0)


科研成果普惠学生 6万馒头别样滋味


科研成果福利到 4万苹果免费尝


科研成果再分享 3万西甜瓜送学生


  位置与面积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地处杨凌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
区,是中华农耕文明和先周文化的发祥地,也是西北地区农业高等教育的发源地。学校校园面积5652亩,校舍建筑面积96.73万平方米。校园布局和谐统一,自然与人文和谐相融,享有“生态园林式大学城”的美誉。
历史与发展
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34年的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1999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由原西北农业大学、西北林学院、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水利部西北水利科学研究所、陕西省农业科学院、陕西省林业科学院、陕西省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研究所等7所科教单位合并组建而成。
成绩与贡献
建校80多年来,学校致力于推动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许多研究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或国内行业领先水平。例如,年推广面积9000多万亩,创下了我国有史以来适应性最广、种植面积最大纪录的小麦品种“碧蚂1号”;最早运用远缘杂交技术选育、累计推广面积上亿亩的小麦品种“小偃6号”;自主选育的我国第一个年推广面积最大的苹果新品种——“秦冠”;总结出旱地粮食增产、高产新路的“四改三扩”方案;提出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与国土整治的“28字方略”;提出解决泥沙问题的“三个基本规律”等,为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尤其是建国后黄淮麦区共经历6次大的小麦骨干品种更新换代,其中有4次就是来自我校选育的新品种。
学科与地位
学校是全国农林水学科最为齐备的高等农业院校。学科涵盖农、理、工、经、管、文、法、哲、史、医、教育、艺术等12个学科门类,有24个学院(系、所、部)和研究生院。三个一级学科位居全国前三名,农业科学、植物学与动物学、工程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进入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学校图书馆馆藏印刷本图书234万册,电子本图书110余万种。
师资与人才
学校现有教职工4469人。其中,教师岗位2192人;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517人;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758人。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双聘院士11人;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7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人、讲座教授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6人。
学生与人才
学校现有全日制本科在校生21868人,各类研究生8923人,其中学历研究生7465人。建校80多年来,累计为社会培养本科以上专业人才13万名。先后有15位校友成为两院院士。
合作与交流
学校坚持开放式办学,先后与世界上141所著名大学或科研机构建立校际合作关系,其中14所大学排名位居全球前100名。近年来,先后公派1146名学生出国留学。学校具有接收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资格,现有在校外国留学生564人。
关怀与重视
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备受党和国家的关怀和重视。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胡锦涛、乔石、朱镕基、李瑞环、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岚清、曾庆红、吴官正、李长春、罗干、回良玉、路甬祥、陈至立和刘延东、李建国、汪洋、赵乐际、吉炳轩、张宝文、陈宗兴等先后来校视察,对学校改革、建设与发展所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