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南京工业大学 - 《南京工业大学报》
南工学子暑期社会实践掠影
作者:校团委
2016-09-01
浏览(73)
(0)
2011学院7月11日至16日,我校2011学院的16名同学参加了由2011学院和南京(紫金)高新创业特别社区联办的第二届北岸创新创业训练营。他们组成的实践团队汇集了化学工程与工艺、材料科学与工程以及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等我校强势专业和特色学科。这次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给学生带来的,不仅有能力上的提高,还有思维上的创新,更有情谊上的收获。本次创新创业训练营受到学校和相关单位的好评,并被《江苏科技报》报道。
化工学院山西拥有得天独厚、古今兼备、多姿多彩的旅游资源。然而,旅游发展与资源优势并不相称,旅游业一直没有成为山西的支柱产业之一。暑假中化工学院普莱克斯女工程师俱乐部的6个小伙伴前往山西一探究竟。出发前夕,他们做了包含256个样本的问卷调查。6天的调研,同学们收获了感动、震撼、回忆与思考,撰写并向当地相关部门递交了一份近万字的调研报告《人说山西好风光,奈何迟迟难风光?———以平遥古城、皇城相府为例调研山西旅游业》。
艺术设计学院暑期,艺术设计学院组成了南京市孤残儿童艺术教育的现状及发展调研服务团,在南京社会福利院开展了暑假社会实践活动。实践中,同学们为福利院其中一栋楼的南北三层楼道进行了墙绘创作,以儿童喜闻乐见的卡通形象为基础,加之艺术设计的手法,让福利院每层楼道的卡通人物都栩栩如生,更贴近社会福利院的环境氛围。
法学院专车,这个新兴的行业,正逐步运用现代发达的网络科技走向市场。专车和出租车竞争着同一市场,却拥有的是极不平等的竞争条件,当他们相遇,会产生怎样的火花?而面对一系列的矛盾,又该如何平息及有效处理?这一系列问题指引着法学院的同学们开展破解出租车与专车之间矛盾问题的管理制度设计研究。
同学们不仅大量参考了网上的资料和群众意见,还深入到出租车与专车司机中去。这次社会实践让学生们明白了社会生活与校园生活的差距,认识到只有将所学的东西应用到实际中才会发现它的价值。
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在学院党委副书记和辅导员老师的带领下,先后走访了两家企业———南京迈拓医药有限公司和连云港正大天晴润众制药有限公司。这两家都是当地颇具实力的医药公司,这次实践机会对在校学生来说是十分难得的,学生们也都格外珍惜。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学生们逐步了解了社会,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认清了自己的位置,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对自身价值能够进行客观评价。
致善协会7月,我校致善协会深入湘西进行支教活动。从3月份的招募筛选、5月份的团队建设课程培训,到7月份的出发实践,致善协会一直秉持让情怀落地的理想去做好这次活动。据悉,致善协会的支教活动已经持续了四年,1400多个日日夜夜里致善人始终把支教活动当成系统工程在完善。这次支教活动,不仅增长了学生的社会知识,也让致善协会的同学们更加成熟。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7月5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智慧行科普团在南京的科普宣讲活动正式拉开帷幕,此次活动以“科技点亮生活,信息人的南京科普之行”为主题,旨在通过对一般家庭与青少年开展科技知识与志愿服务的普及,增加科技普及的范围和深度,让科技最大范围地服务于市民。通过光立方特效的展示、VR虚拟现实的体验、电子百拼游戏、声控LED小制作等小活动,在给小朋友带来快乐的同时,还能教授他们一些简单的科学原理。
经济与管理学院暑期,经济与管理学院组成 “爱意绵长、关爱拆迁老人”社会实践团,深入海门等市调研。他们以 “入城为安———海门市张北新社区村拆迁老人适应现状”为题,通过实地调研、问卷调查等方式研究拆迁老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研究内容包括拆迁补偿,也考虑了因拆迁问题产生的家庭、子女间纠纷等,并根据调研情况不断调整问卷内容。调研的最后一天,同学们在当地举行了南京工业大学“入城为安”国情社情观察团“关爱老人,清凉一夏”拆迁社区老人再教育系列活动,帮助拆迁老人更好地融入新生活。
博士生科技服务团我校赴宿迁宿豫区博士生科技服务团深入江苏景宏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进行社会实践。博士生们走进车间,深入研发实验室,与工程师们共同探讨企业发展中面临的技术难题,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科技服务。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博士生们吸收了课堂上、书本上学不到的思想与知识,明确了博士成材之路与肩负的历史使命,坚定了自己的理想信念追求,为将来更加激烈的竞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