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哈尔滨工程大学 - 《工学周报》

学校召开暑假工作会议

以【双一流】为统领 坚定不移创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2016-09-02     浏览(48)     (0)

学校召开会议强调建设“双一流”的重要性,会议指出要以“三海一核”为特色,全面推进“三海一核”办学特色体系化建设,并提出了设立“双一流”建设组织机构、进一步加强基础科研带动学科内涵式发展等中肯的意见和建议。全校上下要在“双一流”建设的道路上奋勇前行,为创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本报讯(记者霍萍)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于提升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奠定长远发展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校7月11日召开“以‘双一流’为统领,坚定不移创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为主题的暑假工作会议,进一步统一、凝聚发展共识,吹响以“双一流”为统领,在新形势下创建特色鲜明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冲锋号。
  校长姚郁作“以‘双一流’为统领,不断提升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新境界”的主题报告,系统分析学校创建“双一流”的背景与形势,全面部署了学校创建“双一流”的目标与路径、任务与举措。
  姚郁深入分析了学校学科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要进一步强化学校学科建设的“三海一核”特色,紧紧服务“三海一核”行业领域,科学研究要面向“三海一核”特色、师资队伍要具备“三海一核”特质、人才培养要体现“三海一核”属性,形成“三海一核”特色学科专业体系,引领行业发展,努力建设船舶与海洋、核科学与技术、海洋信息、舰船动力4个一流学科群。姚郁指出,要以国家“双一流”建设目标、任务为指导,进一步明确学校“双一流”建设的目标与路径。突出创新在建设一流师资队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升科学研究水平、传承创新优秀文化、着力推进成果转化“双一流”五大建设任务中的地位和作用。构筑“三海一核”特色科技创新体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坚持精英教育理念,培育拔尖创新人才。坚持人才强校战略,构筑“三海一核”特色学术人才队伍。积极开展高水平国际联合办学、科研合作,打造高水平国际交流平台。
  最后,姚郁指出,百舸争流,奋楫者先。科学谋划和系统推进“双一流”建设,要瞄准创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战略目标不动摇,以打造若干一流学科群为着力点,全面推进“三海一核”办学特色体系化建设,不断巩固和强化特色办学整体优势。只要我们聚焦特色、完善体系、勇创一流,以久久为功的韧劲、百折不饶的精神,就一定能在推进“双一流”建设的重大使命中乘势而上,不断开创研究型大学事业新篇章。
  与会人员围绕会议主题进行分组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双一流”建设重要战略部署,给我校研究型大学建设带来奋勇争先、“弯道超车”新的重大历史机遇,纷纷表示要积极“识变、应变、求变”,牢固树立努力打赢“双一流”建设和研究型大学建设攻坚战的决心和信心。结合各部门、院系的工作任务和发展情况,与会人员以强烈的使命感、危机感和对学校发展高度负责的态度,畅谈了围绕“双一流”建设和研究型大学建设目标,下一步的工作思路,提出设立“双一流”建设组织机构、进一步加强基础科研带动学科内涵式发展等中肯的意见和建议。
  校党委书记谷焕民作题为“全力以赴打好‘双一流’建设攻坚战”的总结讲话。他指出,办好一所国家和国防需要、人民和社会满意的高水平大学,是建校以来我们不断传承的光荣使命,已融入大学的文化基因,流淌在师生的血脉之中,是历代工程大学人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
  谷焕民强调,前人创造了辉煌,我辈更应奋起。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主导我国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重大战略方向。作为哈军工的后继者,作为国家“三海一核”的引领支撑者,我们必须顺应国家高等教育发展大势,必须肩负起历史赋予我们的重大使命,全力以赴,坚决打好“双一流”建设这场攻坚战。我们在建设“双一流”的道路上,要按照习总书记在黑龙江视察时提出的“扬长避短、扬长克短、扬长补短”重要指示,以点带面进行一流学科建设,以一流学科建设带动一流大学建设。
  一要保持战略定力,坚定不移将创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作为“双一流”建设的最高目标;二要坚持久久为功,坚定不移将“三海一核”特色体系化建设和一流学科群建设,作为“双一流”建设的基本途径;三要着力改革创新,坚定不移将深化综合改革,作为“双一流”建设的根本动力;四要全面从严治党,坚定不移将加强党的建设,作为“双一流”建设的坚强保障。
  谷焕民指出,“双一流”建设是时代赋予工程大学人的又一重要历史使命,也是学校实现跨越发展的又一难得历史机遇。全校上下要以“逢山开路,势不可挡”的决心,和“义无反顾、勇往直前”的态度,在“双一流”建设的道路上奋勇前行,用一流的境界、一流的作为、一流的成绩,为创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全体校领导,校长助理,机关、院系负责人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