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潍坊学院 - 《潍坊学院报》

杨婷:“女神”老师打造精彩课堂

2016-07-15     浏览(332)     (0)




学生记者 姜如梦
  杨婷, 2005年毕业于安徽财经大学,获得经济学硕士学位。2005年4月进入潍坊学院,现任我校经济管理学院专职教师,并在南京林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在第三届山东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决赛中,杨婷老师获得一等奖。
  及腰的长发,得体的衣着,温暖的笑容,再加上一口流利标准的普通话,杨婷老师总是被同学们称赞为“美女老师”。
  研读经济学的她,讲起课来有理有据,丰富的案例材料与文献资料信手拈来,每一个知识点都有可靠的事实事例来论证,让听课者心服口服。
  她的课堂,总是座无虚席,台下的每位同学都听得津津有味,连连点头。看着这样一位集美貌与智慧于一身的“女神”在台上精彩的讲课,不失为一种享受。
  杨老师看起来似乎与学生们一般大,但实际上她却已有十年的教学阅历,不禁感慨岁月对杨老师的温柔对待。
因为课堂精彩要提前占座
  每周一的晚上,杨婷老师都会准时来到6512教室,为同学们讲授《经济法》的知识。
  左手拿一个水杯,右手提一个包包,杨老师步伐欢快地迈上讲台。这门课程是为2014级辅修专业的学生讲授的。
  杨老师上课不需要课本,所有的重点内容都会在PPT上得到条理清楚的展现,而每一个课件也早在备课的时候被老师熟记心中。PPT只是为大家展示知识点,让同学们真正的理解理论则散布在她的讲课过程当中,“我就相当于一个翻译员,将一个个理论知识点用通俗的话翻译过来,用生动的案例进行分析,帮助大家理解记忆。” 杨老师说。
  翻看《经济法》这本书,各种法律条例,黑压压的文字,让人抓不住重点,这门课程也是众多学生考会计证路上的一块绊脚石。已经拿到会计资格证的慈文秀是2014级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名学生,她辅修了会计学。她说:“我在考会计从业资格证的时候,最头疼的就是《经济法》,上杨老师的课后茅塞顿开,顺利通过了考试。” 杨老师认为她的市场营销课堂最活跃。“我会选取相关的视频或案例,大家都很感兴趣。讲起价格战来,大家各有各的理解,课堂上往往会有激烈的讨论。”课堂上杨老师常常让同学们把自己制作的PPT在课堂上展示,让同学们讲解自己准备的广告。“大家的想法都很有创新性,讲解得头头是道,台下的同学会不时提出自己的观点看法,配合互动得非常默契。”
  记者辅修了杨老师的课,每周一晚都与杨老师相遇。记者发现,杨老师的课教室前排的位子从来不会空着,有时为占到一个好位置同学们都要提前十几分钟走进课堂。
接地气的知心大姐
讲台上颇有“老师范儿”的她在课下里却是同学们的知心大姐,“亲切、接地气”是同学们对她的评价。
  杨婷老师这学期的课特别多,需要在教授2015级市场营销本科和2014级北海会计专科两个专业的同时,还要兼顾两个辅修专业的相关课程,平均每周有17节课。繁重的教学压力下,杨婷老师放弃了周末休息时间,“这学期基本上一直处于冲刺的状态。”
辅修专业的同学都是来自各个院系的学生,杨老师对自己没有接触过的专业也很感兴趣,和大家有很多共同话题,她常常像大家的“大姐姐”一样和同学们分享自己的学习工作经历。
  2015级的学生是杨老师一手带起来的。当他们听说杨老师参加省赛需要提交一份随堂教学的视频录像时,同学们争先恐后要求为老师拍摄比赛教学视频,杨老师感动地说,这群学生真的特别好,录像那天很多同学中午12点多就跑到教室里,在班长的带领下帮她布置教室。视频拍摄是下午第一节课,“全班坐得整整齐齐,每个同学都端正笔挺,全神贯注、精神饱满,录像效果特别好。”
  “能在省赛中拿到一等奖离不开同学们的支持。”她教过的学生们几乎异口同声地表示,因为杨老师接地气,所以在课堂她是老师,在课下就是他们的知心大姐,他们愿意为老师付出。
省赛获奖离不开平时的付出
  杨老师因为省赛拿到了一等奖,同学们对她更加的敬佩。
  成功的背后,是杨婷老师教学十年的默默努力。
  “记得刚做老师的时候,上课也发怵,特别是学校的督导组经常来听课。”从打怵到自如,从面对学生战战兢兢到和学生做朋友,杨老师的从教之路就是这样一步步走向成熟。当然这之后有杨老师不为人知的付出。
  为了准备一堂课,她在课下需要阅读大量相关书籍,观看相关的视频,搜集相关案例,通过开拓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讲课风格,进而打开学生的视野,增加课堂的知识量。
  行走在教学路上,杨婷老师说,只有坚持学习,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水平,打造更精彩的课堂。祝愿杨老师能在未来取得更好的成绩,书写自己精彩的教学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