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河南大学 - 《河南大学报》

河大,最美不过“雨”见你

2016届学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隆重举行

2016-06-10     浏览(81)     (0)

  本报讯 记者 赵 雪 学生记者夏吟钗 又是一年春风桃李,又是一次毕业花季。在2016届毕业生即将迈出校门、走向社会的重要时刻,学校将给他们一个怎样的最后一课与第一课呢?
  六月的雨,一般伴有电闪雷鸣,但在毕业的日子里,雨却下得格外温柔。6月6日上午,在气势恢宏、庄重典雅的大礼堂前,我校2016届学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隆重举行。全体校领导,学校各职能部门、各学院主要负责人和导师代表,以及2016届本科毕业生参加典礼。典礼由校党委副书记、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副主席赵国祥主持。
  ●最真挚的情感讲给母校听7时30分,伴随着激昂的国歌,庄严的国旗徐徐升起。国旗下肃穆仰望的一张张青春容颜勾勒出河大园里星霜四换的美丽轨迹。感动与欢笑、离别与展望、不舍与追忆等万千心绪都在此交织。
  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副主席刘志军宣读了《河南省2016届优秀毕业生表彰决定》、《河南大学2016届优秀毕业生表彰决定》、《河南大学2016届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授予决定》。
  濛濛细雨中,校长、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娄源功悉心为荣获河南省优秀毕业生称号的同学一一援正流苏、颁发学士学位证书,并合影留念。
  “站上这个舞台,我希望可以把最真挚的情感讲给母校听。”2012级贾宁同学代表全体毕业生向母校、老师们表达了由衷感谢与崇高敬意。他发出倡议,未来将谨记校风校训,传承河大精神,奋发向上。
  文学院2014级徐一凡同学代表全体在校生向学长学姐们送上最真挚的祝福,祝愿他们在未来的征程中驰聘万里,走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典礼现场,不少家长远道而来,共同见证了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环境与规划学院毕业生屈文笛同学的爷爷奶奶尽管已有76岁高龄,但还是一大早专程赶来参加孙女的毕业典礼,并特意带来相机拍照留念,祝贺孙女顺利毕业,感谢学校的悉心培育。
  在这个特殊的时刻,河大学子的毕业成才也得到了社会媒体的关注,大河客户端对毕业典礼进行了全程直播。
    ●以至善为矢志 以执着为津梁如何迈好走向社会的第一步?
  有一种爱叫放手,诚如雄鹰需要翱翔于蓝天、骏马需要驰骋于草原,毕业生们终究要到社会中进行历练。教师代表、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生导师李申申教授结合人生感悟,向毕业生提出几点期望:要做有内涵的人,做不断独立思考的人,做能正视挫折、能摔倒再爬起的人,做有担当精神的人。她说,要以自己的睿智和勤奋展现出河大人的风采,释放出自己青春的力量,也要常回家看看,母校永远是毕业生们坚强的后盾、心灵的驿站、停靠的港湾。
  惜别之际,校党委书记关爱和以“以至善为矢志,以执着为津梁”为题,斟酌拈出“至善”“执着”两个关键词,表达了学校对2016届毕业生的深情嘱托与殷切期望。他说,至善是个人修身与社会责任合一所达到的最完美的境界、最崇高的目标。学校、学院与师生们对至善的追求,都体现出河大人特有的执着精神。土木建筑学院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新闻与传播学院常萍老师30余年的讲台上的执着,教育科学学院李申申老师年过花甲之后的执着等,都是学校过去、现在可圈可点的坚韧与执着。在创建一流大学的进程中,全校师生继续发扬坚韧执着的精神,向至善的境界与目标砥砺前行,争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当清晨第一缕阳光,洒满古老的礼堂,花园里总有种声音,弥漫在耳旁……”关爱和以近期校园中流传的一首毕业生原创歌曲作结,希望学子们铭记与母校深情厚重之约,把河南大学的名分,写在共和国河流山川上,写在老百姓口口相传中。(讲话全文见二版)
    ●与梦想相约 与母校共行当《河南大学校歌》再次唱响,已然雨过天晴。熟悉的旋律萦绕在每位学子心头,恰离别时回味。“猗欤吾校永无疆……”情到深处,毕业生们不禁饱含热泪,于内心深处默默祝福这所安放着大家最美好时光的学校。
  典礼结束后,带着对母校的无限感恩与依依不舍之情,毕业生们在学校精心布置的毕业背景板前驻足留念。当发现和蔼可亲的娄校长时,同学们将他团团围住,留下了一张张“全家福”。
  毕业是一场庄严的仪式,是一段美好时光的结束,是人生一个新的里程碑,更是一段充满希望的征程的开始。正如关爱和在讲话中所说,“世界和中国的发展,给各位提供了一个广阔无垠的施展才华的大舞台”,走出毕业典礼现场,2016届毕业生必将传承河大人“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印记,勇担历史使命与社会责任,与中原同冷暖,与祖国共奋进,在人生的舞台上铺展另一张多彩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