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大学 - 《长江大学报》
适度雕镂生命之美
——读《诗经》有感
□ 中文系 暮白
宛在水中央,是一种失去,一眼执念,伊人的身影终消逝,失去的痛楚在心际晕开;宛在水中央,也是一种得到,一眼万年,伊人的身影永烙在心间,得到的快乐缀满回忆的枝头,莫失又莫忘,不离亦不弃。而得与失之间,适度将其雕镂得异常美丽。
《诗经》中的爱情美在纯洁,如呷在嘴里的一小口茶,令人唇齿留香;又如滴落在雨中的一首诗,让人的心跟着绵绵地摇动,不觉已醉人。“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夭》中热闹喜庆的婚嫁场面令人无比欢喜,新人的面容亦如三月的桃花,明媚鲜艳、娇嫩可爱。两个相爱的人在这期间经历的种种都铭心刻骨,从“邂逅相遇”时的惊喜与羞涩,再到“爱而不见,搔首踟蹰”中等待的焦灼,转而到“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山盟海誓,终于到两个人修成正果的欢欣。得到与圆满是花开不谢的期盼成真,仿佛在两个人心间成真……婚恋生活的美好在令人幸福之时,却又往往设下了美丽的陷阱,只待你奋不顾身一跃,才发现身处悬崖,已然粉身碎骨。《柏舟》中女子失去丈夫宠爱,受到欺辱,娘家人也不肯帮她,她孤立无援而痛苦不堪,“觏闵既多,受辱不少。静言思之,寤辟有摽”极幽婉缠绵;“绿兮衣兮,绿衣黄里。心之忧矣,曷维其已”这里写出了丈夫失去妻子、睹物思人之痛。《诗经》中写婚后不幸的诗有很多,人们在甜蜜恋爱后选择叩开婚姻的大门,而爱人的离弃和背叛却给人以沉重一击。一开始得到的欢欣却在最后酿成了苦味的酒,它火辣辣地淌在人的心间、肚里,一直往下沉往下沉。
婚后的不幸或许一开始就隐藏在两个人的恋爱中,一时的山盟海誓只是一句泛黄的承诺,无法在岁月的击敲下产生回音。然而有些恋爱中的男女却贪婪一时的欢愉,全然不顾后果,不顾礼教。“未见君子,忧心忡忡。亦既见止,亦既覯止。我心则降”这里大胆写出了女子在恋爱时与男子交合后的心理;而“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帨兮!”写出了男女幽会时竟然在野外做出了一些今人所说的“越轨”之事,他们得到短暂的快乐往往会带来更严重的后果。也许他们彼此之间并没有深入了解,并没有深深的爱,却可能因为草率和青春的冲动在一起,或耽误彼此的幸福。
我们脑海里永远有这样一幅图景:芦荻飘飞的季节,一个身着白衣的女子映落在少年的眸中。女子温柔美丽,她的一颦一笑都在少年心中激起无数涟漪,少年想要走近这个女子,走近一份美丽的爱情。然而,这一切又在眼前飘忽起来,“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终究,少年心里留下了抹不去的伤,日后结成痂,永有痕迹。在这里,水是生命的禁忌,它如同阻隔牛郎织女的天河,隔开了那一份美丽的爱情,却又因此而无比美丽。
尽管生命有张扬也有禁忌,但是过分的张扬就会变质,会成为放纵,而它所带来的快乐却潜伏着更大的痛苦;适度的禁忌也是生命所必须的,它会使人在自我约束里懂得责任、懂得冷静、懂得珍惜。而生命是在张扬与禁忌的平衡下显得更加和谐与美丽。
那么,爱情也是如此。爱情的得与失十分容易,也十分困难。若得是出于生命的过分张扬、出于放纵,那么也必然会是失去,而生命也必然多一份遗憾和痛苦;若失是出于适度的生命禁忌,那么有另一份纯洁的美丽将永远镌刻在心底,时时在眼前流连,如蝴蝶般,飞来又飞去。
而生命的美丽恰好也在于生命张扬与禁忌中所遵循的度,用这份度去诠释得失,如装点岁月,去体悟生活,世界也将美如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