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科技大学 - 《河南科技大学报》
我校“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的编制过程、内容与特点
□ 发展规划处 田虎伟
《河南科技大学“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河科大发〔2016〕17号)[以下简称《“十三五”规划》]经过精心组织、充分论证、民主讨论、科学决策,历时一年零四个月,终于经过学校党委常委会审议通过,正式颁布实施了。在此,特对其编制过程、主要内容和特点做一简要说明。
一、编制过程与特点
“用规划引领学校发展”已经成为许多高水平大学办学的成功经验。我校党委、校行政高度重视学校 “十三五”规划的编制工作,成立学校 “十三五”规划领导小组和工作组,对规划的编制工作提出了“高度重视,加强调研,坚持民主,按期推进,突出重点”的基本要求。
规划的编制工作从2015年1月开始至2016年5月,共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前期调研、工作启动阶段(2015年1月-5月)。学校通过组织调研、撰写方案、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组,正式启动《河南科技大学“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第二阶段:校属各单位部门广泛调研,提供编制学校 “十三五”规划方面的素材 (2015年5月-7月中旬)。第三阶段:统筹规划,分工撰写,形成讨论稿(2015年7月-8月)。第四阶段:专题座谈,修改完善,形成草案 (2016年1月-3月)。第五阶段,吸收教代会建议,遵照常委会决议,认真修改,最终形成定稿阶段(2016年4月-5月)。
二、主要内容
学校《“十三五”规划》全文约2万字,包括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发展基础和外部环境。该部分总结了学校“十二五”期间九大方面的发展成就,指出了学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五大困难和问题,综合分析了“十三五”时期面临的外部环境特征。
第二部分:指导思想、发展思路、目标定位与主要指标。这部分明确了学校“十三五”时期发展的指导思想,提出了“稳定规模、优化结构、创新机制、激发活力、提高质量、增加效益”的发展思路;确定了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的办学类型定位和“培养志存高远、勇于创新、善于实践、务实肯干的河科大人”的人才培养定位;规划了学校在办学规模、师资队伍结构、学科建设、科技创新、开元校区建设等五大方面的定量指标。
第三部分:主要任务和行动规划。学校将通过实施学科水平提升、高端人才汇聚、基础设施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技创新、内部治理体系建设、合作共建、校园文化建设、教育信息化工程、党的建设工程等十大工程,进一步细化学校主要任务和重要行动措施,以保证学校“十三五”规划总体目标和实施环节良好衔接。
第四部分:保障措施。学校将从组织、经费、服务、执行监督等方面,为本规划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
三、主要特点
学校《“十三五”规划》具有如下四大特点。
一是与时俱进,科学定位。我校办学定位历经教学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以工科为主的多科性大学、综合性大学、高水平教学研究型综合性大学,本次规划提出了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的办学目标定位。这既体现了对学校办学定位的历史传承,又纳入了当今时代对学校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具有时代感和内涵丰富感。
二是目标设置,论证充分。《“十三五”规划》对学校未来五年的办学规模、办学层次、人才培养质量、师资队伍结构、学科建设、科技创新、开元校区建设等五大方面提出了能够标志学校发展高度和厚度的54个主要发展指标,每个指标都经过充分论证,有理有据,指标之间具有紧密的关联性。
三是编制与实施,统筹兼顾。李克强总理在指导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编制工作会议上曾强调指出,规划编制和实施要有效衔接,好的规划不能只是墙上挂挂,要把规划编制作为规划实施的前奏和序曲,围绕目标任务确定推动实施的政策措施、重大工程和条件保障,确保规划顺利落地和推进。
我们这次采用工程的形式来落实学校 “十三五”时期的主要发展目标,用意在于借用工程的问题导向、行动导向和系统复杂思维方式促进规划目标实现。这既是贯彻李克强总理关于规划编制的指示精神,也是诸如华中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快速发展的兄弟院校沟通规划编制和规划实施的成功之道。
四是体例新颖,注重实效。本规划的四大部分内容环环相扣。第一部分,客观真实地分析了学校的发展与存在问题。第二部分,思路明确,定位准确,目标明晰。第三部分,任务明确,措施得当。第四部分,保障有力,便于规划实施。《“十三五”规划》的行文表述采用文字表述与数字表格相结合的方式,既简洁明了,又避免前后交叉重复。
学校《“十三五”规划》凝聚了广大教职工的集体智慧,指明了学校“十三五”时期的发展方向,绘就了学校“十三五”的发展蓝图,是学校 “十三五”时期发展的、最重要的顶层设计。让我们同心同德,为高质量地完成《“十三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