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机电汽车工程学院的侯成伟在中国人民大学官网上查到了自己法硕的拟录取结果,他随即在朋友圈更新了一条动态“终于等到你,人民大学。I am coming!”最让人感到快乐的事,莫过于经过一番努力后,所有的东西正慢慢变成你想要的样子。备考、初试、复试,考研人为了自己的理想挥洒汗水、锲而不舍。回首备考的日子,自习室、图书馆、三元湖畔……到处都有他们努力的身影。
不忘初心 善始善终
侯成伟是机电学院12级车辆工程专业的一名学生,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接触到了法学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我准备跨考法学,而且是要考中国法律专业最好的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时,我身边的朋友都笑我,说我一个学车辆工程的工科男怎么可能去搞法律?”
面对他人的质疑,侯成伟坚定地告诉自己:“人大就在那里,我最爱的法学专业就在那里。”而他也用实际行动向身边的朋友证实了自己,成功考取了人大的法律硕士。
大学填报志愿时,车辆工程是侯成伟的第一志愿,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学习的深入,他发现自己的空间结构感不太强而逻辑思维能力却较强。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接触到了法学。那是大二的一节机械制造工艺专业课,他上课迟到又不好意思进教室,心想等老师下课再进去,于是他走进旁边的一间教室,那间教室正在上着法学课。听了一节法学课的他便开始对法学产生了兴趣,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之后的日子他经常去蹭法学专业的课并去图书馆借来专业书籍研读。
尚好的青春 无尽的奋斗
正式备考法学是在2015年3月,考研的最终目的虽然还是为了就业,尽管终点相同,可过程仍然充满了未知和希望。谈起想考研的原因,他说:“考上研究生的话我会有一个更高的平台和更广阔的视野去更好地提升自我,还有一个原因是想让父母为我骄傲、为我高兴。在我考研期间,有两种力量支撑着我,一个是梦想,一个是家人的鼓励和陪伴。”
关于梦想,侯成伟说自己是一个执拗的人,认准的事,很难有人能改变。所以,当他决定要考人大法硕的时候,曾经潇洒惬意的日子就要一去不复返了,“既然坚定了自己的目标就要勇敢前行”。他保证自己每天都有11-12个小时的学习时间。每天早上6点40起床,7点半准时到自习室上自习,中午休息2个小时然后下午继续学习,晚上10点左右回宿舍休息。“当我们不是为了考研而考研,不是为了考试而复习,而仅仅是把它看作自己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的动力的时候,也许考研的日子就不会显得那么枯燥,理想、专注和毅力会一直伴随着我坚定地走下去。”
在考研路上,还要耐得住寂寞、忍得了孤独、抗得了诱惑,自习室外的草长莺飞、花开花谢都是看不见的风景。侯成伟说自己在自习期间从不看手机。当然,认真学习固然重要,也要注意劳逸结合、松弛有度,周四有侯成伟比较喜欢的汽车理论专业课,因此周四他会给自己放一天假,上上课、打打球、看看电影放松一下。让自己在紧张的备考中得到最好的放松,调整到最好的状态,学习才有效率。
除了努力和坚持之外,考研的成功离不开寻找适合自己的计划和方法。“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别人的经验只能当作参考,每个人都要在复习过程中摸索出自己的道路。“我给自己制定的计划很详细,月计划、周计划、日计划层层深入,细节具体到今天看什么书,看多少页,内容掌握到什么程度。比如我的计划有一个半月复习完整本书,暑假将专业课课本看完后才能回家等。偶尔自己的状态会进入一个低谷期,这时不能死守原来的计划,要及时地做出调整,适当放慢进度,等到状态好转时再修改计划,加紧赶上。一个灵活的计划是整个复习过程的关键所在。”
每一个坚持到最后的人,都会深深地铭记这段为考研而拼搏的日子。这个过程或许不会一帆风顺,也许充满滩险流急。然而,只有在经历了急弯险滩的困顿与纠结之后,我们才能体会到水暖沙白的幸福与惬意。退一步来讲,即使最终无法抵达理想的彼岸,你一路前行的身后,也会留下一串串闪光的足迹;你平凡的人生,也会绽放出卓然的光彩!
“考研终于尘埃落定,喜悦之余收获更多的是一份冷静、一份平常心、一份沉甸甸的回忆。我们都是和自己赛跑的人,只有超越了自己,才能成为真正的强者。希望每个人都能在自己所选择的路上,坚定地、顺利地走下去。我始终坚信,努力过,运气不会太差。目标就在那里,一步步去靠近就好。”侯成伟说。
学生记者团 汤嘉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