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 《飞行学院报》

“遂宁特飞”:不是头衔

2016-04-28     浏览(62)     (0)




他们是遂宁分院特殊的飞行队
特殊的使命
特殊的师生
特殊的模式
特飞队不是头衔 而是使命

特殊使命:为小双发“回笼”


  年轻的遂宁分院将在今年5月引进小双发——PA-44,并开始训练,结束分院没有小双发的历史,分院的飞行训练能力和训练规模将再上台阶。
  为保证小双发训练工作顺利进行,遂宁分院抽调了三个大队的6名骨干教师,在飞行十三大队副大队长孙勇的带领下,赴新津分院开始了改装提高任务。
  孙勇,有上万小时飞行经历,双发时间三千多小时的“老飞师”。“特飞队”平均年龄29,这支年轻而精干的队伍,开始了长达三个月的“回笼”。
  

特殊师生:从老师穿越回学生

    在遂宁分院,特飞队员们是学生心中的“严师”,大队眼中的“名师”,但他们新的身份都是“学生”。
  “从老师再当回学生感觉,挺有意思——虽然每天没有对学生进行飞行教学,但感觉并不轻松,因为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机型理论、飞行技能、教学理念等,都需要在短时间内提高。毕竟培训完就要回去带学生,每位教员的压力感和使命感很重,所以特别用心刻苦。”队员赵劲秋说。
  “学生生活”有别样乐趣,就跟新生刚开飞一样,能回忆起以前当学生的感觉(绝大多数教员都是在新津飞出来的)。

特殊模式 异地训也要有遂宁范

    因为遂宁分院还没有小双发飞机,为了保证5月能顺利飞起来,分院决定采用在新津分院驻训的模式展开异地训练。
  在新津的训练生活中,“特飞队”得到了兄弟分院的高度赞扬。
  “我们的一言一行不仅仅关系到自己,还代表着遂宁分院,必须要体现出分院的特点和气质”。组长孙勇说。
  5月6日,遂宁分院将迎来3架小双发。“特飞队”将回家迎接他们崭新的使命。
    □刘蓉 钟伟 何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