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 - 《吉林大学报》
节水 在乎点滴之间
作者:樊亚茹
大学生应积极宣传节水意识,投身节水行动,减少浪费,传播节水理念,为缓解水资源短缺贡献力量。
第25个全国城市节水宣传周刚过去不久,校园里还随处可见的节水宣传条幅在风中抖动。不知不觉间,节水———这一之前常被忽视的行为,在日益严峻的资源形势下,正一步一步深入人心。
中国的水资源目前有两处突出问题,一是污染,二是浪费。在国家治污惩污手段力度进一步加大之时,水资源状况仍不容乐观。可见,开源也好,净化也罢,少了全民节约的意识及付出相应地行动,再多的水资源和再先进的回收技术也很难改善严峻的用水短缺形势。然而,节水意识的培养是一个自主自觉的过程,缺失了个人的自发意识,很难形成全社会效应。意识,成于一举一动,节水,在乎点滴之间。
目前,我国已颁布了多部关于城市、工业、农业用水的管理条例。节水设备的利用及改进也均有相关条例做规范,在法律层面上,我们在不断的改进、完善;可是在涉及道德层面的问题上,我们却举步维艰,停滞不前。水是生命之源,每一滴水都弥足珍贵,我国人口数量之大,决定我们目前相当大一部分水都用于生活供给,而这占绝大多数的比例也是最难处理的一部分,公民的节水意识太过薄弱,每个浪费的时刻无形间都增添了用水紧张的压力。我国的水资源分布已是如此不均,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南水北调这一巨大工程的实施耗费莫大人力、财力,以提供居民必要生活用水,而目前每日能得以拥有稳定水资源供给的居民却依旧有许多不曾有半分敬畏之心,半分醒悟之意,全民节水,实则任重而道远。而作为最能形成社会带头效应的当代大学生,在校园中更应是身体力行,率先宣传节水意识,在建设节水先进校园的同时,进一步扩大影响范围。从学生到市民,最终助力全社会节水进程的推进。
为此,我们在校大学生应认真审视自己的一言一行,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举一动是否符合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寝室的水龙头是否在不用时忘记关掉,热水房打来的热水是否是在变凉时无情泼掉,还有室内饮水机里的饮用水,是否有为了一瓶饮料就将水倒掉……这些小小的举动,都是一次次的抛弃,抛弃我们赖以生存的生命之水。节水习惯是日积月累的点滴间养成的,我们不仅仅要自己节水,也要积极投身于节水宣传活动,如果喜欢科研,同样可以投入精力去探究更为有效的校园节水手段。在平日出行时,遇到公共场所的水资源浪费现象,也要及时劝阻。传播活动中的首属群体效应正好应证这一点,大学生以其自身良好的行为示范影响身边人投身节约用水的日常活动中,在这样的积极带动下,节水意识将层层传播,逐步扩散。
在国家、社会加大宣传节水意识的同时,我们在校大学生有什么理由不行动起来?在水资源短缺形势进一步加剧之际,我们拥有知识与创新想法的大学生有什么理由不站出来?在社会急需形成全民节约意识的重要时刻,我们肩负社会及国家厚重寄托的大学生有什么理由不带头做示范宣传?尽我所能,为缓解水资源短缺付一份应尽之力;行我所及,于点滴之间节约逝去的水资源,实唯我辈身体力行之重任!(作者系新闻与传播学院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