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泉州师范学院 - 《泉州师院报》

我校全力推进转型发展

2016-04-15    

  本报讯 近年来, 学校顺应高等教育综合改革、 转型发展的形势, 多措并举, 全力推进转型发展, 努力提升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一是加强思想引领。这个学期开学初, 校党委中心组组织专题学习, 传达全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 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等会议精神, 深刻领会教育综合改革和转型发展的总体部署和工作要求, 增强转型发展的使命感和紧迫感。
  二是对接社会需求。 学校主动到泉州市政府、 市发改委、 经信委、 科技局、 教育局等部门,寻求对接地方产业发展需求,谋划转型发展思路。 组织相关专业教师下基层进企业, 了解行业、 企业的所急所需。
  三是深入基层推进。 校领导带领相关
职能部门,深入全校15个二级学院调研,对60个本科专业进行诊断、 把脉, 面对面梳理转型发展思路, 点对点探讨转型发展对策。
  四是做好顶层设计。在社会调查、 调研论证的基础上, 学校提出整体转型发展的方案, 重点建设智能制造、 纺织服装、 石油化工、 海洋食品、 交通服务、 电子商务等6个示范性应用型专业群,以此带动文化创意、 经济金融、 旅游体育休闲、 教师教育服务等4个应用型专业群建设,对接和服务泉州支柱产业需求。
  五是全面动员部署。 召开全校转型发展动员大会,部署和推进学校转型发展,号召全校上下认清形势、 转变观念、 统一思想、 科学谋划, 全力推动转型发展。 各二级学院召开讨论会、 论证会, 抓好转型方
案的落实。
  六是广泛宣传发动。 利用校内外宣传媒体、 各类会议和讲座等, 宣传转型发展的政策举措, 推广经验做法, 引导转变教育观念, 营造转型发展的浓厚氛围。
  七是大力引进人才。 围绕应用型办学导向,引进一批对接泉州产业发展需求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包括国家千人计划专家1人、 闽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 讲座教授9人等,开展技术研发和应用合作,服务企业转型升级,并带动教师队伍的转型提升。
  八是典型示范带动。 整合组建化工与材料学院、 海洋与食品学院, 对师范类专业进行改造, 充实 “双师型” 师资力量, 举办紧密对接泉州产业的工科专业。以此为试点, 带动重组工作, 建设应用型二级
学院。
  九是努力打造平台。 立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开展科学研究、技术开发, 集中力量建设一批科研平台,包括省部级6个、 省厅级10个。 依托泉州民营企业的优势,与30多家大中型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共建一批实践基地。
  十是强化协同合作。与华中科技大学、 台湾龙华科技大学、 嘉泰数控集团合作共建智能制造学院, 与广东海洋大学合作共建海洋与食品学院,与天津工业大学、江南大学合作筹办纺织服装学院, 与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合作共建经济金融学院; 与天津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台湾淡江大学等高校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高位嫁接, 借力其工科力量和优势资源助推学校转型发展。 (党政办 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