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党委书记 陈旭:
作为我国最早兴办的著名高等学府之一,交通大学已经走过了两甲子风云、跨越了三世纪时空。一代代交大人秉持“兴学强国”的神圣职责,为国家教育科技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尤其是迁校 60年来,西安交大改革创新,鼎力奋进,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取得了丰硕的科技成果,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特别是对西部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近年来,西安交大领衔成立丝绸之路大学联盟,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征程上不断迈出了新的步伐,百年老校焕发出勃勃生机。
清华交大,虽隔千里,但两校友谊,山高水长。清华大学与交通大学都成立于民族危难之际,承载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使命担当。双方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各领域开展了富有成效的交流合作,我们两校也为拥有一批共同的校友而感到自豪。近年来更是在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探索中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致精勤以自强,南渡西迁,弦歌不辍安家国;守敦笃而载物,交古融今,求真大道续华章。
这是两校始终怀抱培育国本、振兴中华的家国情怀,始终秉持崇德尚实、严谨治学的优良传统的生动写照。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改革创新、提高质量的关键时期,“双一流”要求吹响了新的奋进号角。我们相信,西安交通大学一定能把握时机、乘势而为,在一流大学建设征程上不断迈出新的步伐。
英国牛津大学常务副校长伊万·麦肯德里克:
我代表参加此次庆典的来宾感谢活动的组织者,感谢你们为我提供机会来了解这座城市。
纪念大会是一次与老朋友见面的机会。这是我第四次访问贵校。我第一次来是在2013 年 5 月的一次会议上,当时贵校正在组建国际商法的法律和丝绸之路国际比较法研究所。我也曾与王校长见面,他是一位好朋友,是一位令人鼓舞和有远见的领袖。
纪念大会又不仅仅是一个老朋友见面的机会。它让我们回顾过去,立足当下,思考未来。当我们回顾过去120年,可以很容易地看到,西安和牛津各自的1986是非常不同的。1896至 2016 年间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是在技术变革方面。大学在这些新技术的发展中已经发挥并将继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发展不仅在自然技术方面,同时也体现在社会、政治和经济方面。
大学向何处去?大学的未来是什么?今天,让我们一同展望未来,描画美好的前景:
第一,世界一流的大学将变得更加国际化。世界会来到中国,中国大学生也将走上国际舞台。人才流动、学术交流,也将使大学校园成为国际交流的舞台。
第二,科学、工程和医学将在大学中扮演比今天更重要的角色。世界一流大学必须发展更大的跨学科研究能力。我们既要保持学科中心优势,又要突破学科界限,以跨学科研究迎接新的挑战。
第三,未来的研究尤其是科学研究将比现在更为合作化。科学研究的高成本将要求科学家们在一起合作,牛津和欧洲未来的科学家们将会和西安、和中国的科学家有更多更深入的合作。
第四,在未来的国家和国际生活中,大学将发挥比现在更大的作用。全世界都需要更多的大学毕业生,大学的科学研究将更迅速地转化为生产力,服务于人民,将更加贴近国家和国际生活的中心。
我相信西安交通大学能很好地顺应这一发展趋势,未来 120 年将实现更多的成功和发展。
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校长马克·莱顿:
我很荣幸能够与来自中国及其他各个国家的贵宾们共同见证今天的盛会。西安交大拥有雄厚的科研实力及蓬勃向上的发展势头,同时肩负着地区、国家及全世界的教育与科研使命。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首先,西安交大将大学精神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今天的学生将是明天的校友,已经成为各行各业领军人的校友也将会对学校的教职员工产生巨大的影响。
其次,教职员工及学生们通过校友资助将激发新知。科研型高校通过在科学、医学及工程领域的研究能够预见一些重要的结论,并且更加能够为人类的生活质量谋福祉。
第三,西安交大与知名的教学型医院联手创建了综合性高水平的医疗企业。西安交大不断培养服务人民的新一代医疗卫生人员,丰富的医学科研成果也有助于促进人类健康发展。
西安交大正在不断提高学校质量及国际影响力,并为人类带来巨大的价值。其发起成立了“丝绸之路大学联盟”,将丝路沿线的大学整合起来,通过教育与研究项目的合作,期待为人类提供更舒适的环境。王树国校长和他的战略伙伴们将为此共同努力。
我的大学——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在许多方面与西安交大相似,我们都期望建立广泛的国际合作伙伴关系。我要非常骄傲地告诉大家,明天我们将正式邀请西安交大成为麦道研究院最年轻的合作伙伴,在我校Guy Genin教授的领导下继续发展合作伙伴关系。而Guy Genin 教授本人也于今日受聘为西安交大荣誉教授。
我们将致力于教育和科研合作,共同发展“丝绸之路大学联盟”,加速并共同解决人类所面临的全球性问题,为中国和世界各地的人们做出更多的贡献。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W. D. 菲利普斯:
交通大学于1896年创建于上海,是中国最早兴办的高等学府之一。那时,大部分的教师都有欧美教育背景,因此,交通大学从创建伊始就具备了国际化特色,构筑了中国和西方世界知识交流的桥梁。
1956年,交通大学的主体从上海迁往西安,从此在西安这一具有悠久中国文化的历史名城扎根发芽。今天,西安交通大学通过,丝绸之路计划,不断加强高等教育的国际化、现代化交流,也使这座古老的城市重新焕发勃勃生机。
我本人在美国马里兰大学工作,这是我第一次来到西安,我是通过在马里兰大学学习的来自西安交通大学的学生们知道西安的。而我确信通过学生的交流,能够加强理解和合作,并为现代意义上丝绸之路的复兴注入重要元素。实际上,西安交通大学在 2015 年已经发起成立了丝路大学联盟。如果说,历史上交通大学是从上海通过横跨太平洋和世界连接,今天,西安交通大学是从丝绸之路的起点、中国的西部、中国的中心和世界连接,这将促进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合作,也将巩固和加强西安交通大学作为世界一流大学的地位。
祝西安交通大学生日快乐!我确信你们的未来一定会有不断的成功,获得更多的成果。
本科生代表 何锴:
2012 年,我怀着梦想来到工科实力雄厚的西安交大自动化专业求学。从高等数学到人工智能导论,我在每一门课程中汲取知识、夯实基础。大三学年,我有机会进入了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所,参与机器视觉方向的相关研究,得到老师的严格要求和耐心指导,被老师们的认真敬业、严谨务实深深感动。我们的成长与交大同行,我们用行动实现自己的梦想,我们也将共同铸造交大的辉煌。
昔日的“东方 MIT”,交大敢为人先、享誉华夏;现今的西安交大,国际交流广泛,学术成果丰硕;当下的西安交大,发起新丝路大学联盟,建设创新港,前景广阔。交大从来都以博大的胸怀携手世界,我们用行动架起世界沟通与发展的桥梁。
今天,交大学子,自当向远图强。我们定会铭记“精勤求学,敦笃励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的校训,珍惜韶华,志存高远,为交大的明天、祖国的建设、民族的未来,做出新一代交大人应有的贡献!
留学研究生代表 穆斯塔法:
五年前,收到交大的录取通知书时,非常兴奋,因为我知道交大是中国最好的大学之一,在国际上也非常有影响力,我的家人希望我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于是,我毫不犹豫地放弃在伊朗的工作来到交大学习,成为了交大莘莘学子中的一份子。
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西安交通大学承担着传播知识和世界和平的重任,建立了一条新的丝绸之路——也就是科学之路,和平之路!
在交大,我们学到了许多,学到了思考问题的方法和能力,学到了为人、治学、处世的准则和道理,认识到流芳百世是靠努力拼搏和刻苦钻研得来的!我们所取得的每一点成绩,每一次进步,无不得益于母校的育人环境和师长的精心培养。是交大的老师们用心血与汗水培育了我们的昨天,促成了我们的今天!交大师恩难忘!我们从内心深处感谢您,并真挚地祝福您!每当我回国的时候,总是想着快些回到学校,因为对于我们这些学者和搞科研的人来说,交大就是我们的家!我们深深地爱着这个家!
风云两甲子、弦歌三世纪,交大已经在丝绸之路的新起点上,向西而行、向西而歌,愿交大在第三个甲子实现世界一流大学的光荣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