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工程大学 - 《工学周报》
规矩重于山
作者:2013091126 周子健
山东师范大学王万森教授因看错课表旷课并公开道歉的事件引发关注。学生们震惊于他的诚恳态度,认为他遵守规矩的态度值得学习。规矩是每个人都应遵守的行为准则,我们应从细微处约束自己,讲规矩守纪律,才能承担起时代和国家的重任。
最近,山东师范大学王万森教授因看错课表旷课,当众给学生作检讨的事件在网络上传得沸沸扬扬。学生们闻之震惊不已,媒体闻之也拿来炒作,而在王教授自己看来,做错事情,违反规矩,就应该承担责任。那么,如此一件平凡的事情为何会引起极大的关注?我们从中可以看到什么?
其实,学生们的震惊在于从来没有听闻教授因为自己看错课表而如果正式地向学生作检讨。这样平凡的错误,在许多人看来,王教授完全可以口头敷衍学生一下,甚至在有些高校,老师只要表示歉意就可以了。然而王教授却郑重其事地做出书面道歉。同学们震惊的是他的态度。为什么这么说?其实在大学里,很多学生失去自我约束力,甚至将没旷过课、没挂过科的大学经历是称之为不完整,以己度人,觉得教授不必如此小题大做。在我看来,这是失了规矩而不自查自醒的态度。
规矩是什么?规矩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是社会公序良俗形成的约束力。孟子曰:“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韩非子》中也记载“万物莫不有规矩”。我们不必震惊,而是应当思考:我们是否遵守规矩,是否遵守按时上课、下课,不旷课,认真完成作业,刻苦学习等最基本的规矩,我们违反这些规矩是否也能做到像王教授那样诚心道歉。这只是平常之事,而我们也应有平常之心,更应认识到遵守规矩是我们的铁律。不能因为规矩微小而满不在乎,正如刘备临终所言:毋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规矩虽小,所显现的品质为大。
古人云:“人道经纬万端,规矩无所不贯。”习近平要求每位党员领导干部要讲规矩守纪律。其实,讲规矩适用于每一个人,在每个人身上都是不可忽视的品质,而且讲规矩应该贯穿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闯红灯、随地吐痰、乱丢垃圾、公共场所大声喧哗等规矩,这些都是细节上为我们所有人应当注意的规矩,然而就是有那么一部分人不在乎,处处违反这些规矩。我们可以想象如果一个人不能遵守这种最基本的规矩,又怎么能够有自我约束力去抵制社会上形形色色的诱惑?又怎么有资格担负起时代和国家的重任。
众所周知,人不以规矩则废,家不以规矩则殆,国不以规矩则乱。几年前,三鹿集团将孩子的生命视如儿戏,在奶粉中添加三聚氰胺,最终破产又何尝不是不守规矩、没有约束自己的结果?中国古代不能广开言路,修明政治进而独断专行、鱼肉百姓引起反抗,亡国破家的帝王何其之多,又何尝不是不守规矩、没有约束自己德结果?
规矩就是底线,是我们必须要遵守的社会公德,是我们用以衡量自己所作所为正确与否的尺度与标杆,是我们构造一个充满人性的、自由的、相互尊重的和谐社会所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而讲规矩更应该从我们每一个人做起,从细微处约束自己。对于我们大学生而言,生活在象牙塔里,更应该成为素养最高的群体,而处于这个群体里,就要承担这个群体应该承担的责任。不守规矩的群体是难以承担起历史赋予的责任的,因此讲规矩应是大学生增强自我约束力的尺度,像王万森教授一样,严格要求自己讲规矩守纪律,守住底线,守住最基本的规矩。因为我们终将走向社会,我们光明社会就不会黑暗;我们遵守规矩,严以律己,社会就不会混乱。
规矩重于泰山,怎能不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