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工业大学 - 《天津工业大学报》
校庆50周年成果展参观记
作者:弓耀楠 霍帅
本文介绍了天津工业大学展厅的布局和内容,包括展厅外围、主题墙、历史渊源和成果篇等部分,展示了学校近百年的办学历史和取得的各项成果,以及工大人的骄傲与自豪。
进入展厅之前,我心中一直忐忑不安,总是担心这区区展厅,何以容纳50年的峥嵘岁月,乃至近百年的办学历史。它的坎坷,它的辉煌,又将以怎样的面貌展现在我眼前?
踩着石阶,一步步靠近它,不经意间抬头时它已豁然出现。展厅外围似一个宋体字般工整、严谨,踏入其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面墙壁,上有“根深叶茂,桑麻生辉”八个大字,笔锋遒劲,姿态飘逸,形象地展示了我校的办学源头、专业特色和发展态势,不愧是“先声夺人”啊。绕过它向里迈入,横在视野当中的是一块巨大的向里凹陷的展板,这便是展览的主题墙。展板上左写“天工开物”,右书“嫦娥奔月”,中间则是“严谨、严格、求实、求是”的校训和“教研相长,学能并进”的办学理念,让人不由自主地联想到似水流年中实事求是、干事创业的工大精神。
主题墙后右转便是展览中的历史渊源部分,沿着展厅缓缓而行,悠久校史像一幅画卷展现眼前。学校从1912年纺织学科建立,历经北平大学工学院机织科、天津大学纺织系、河北纺织工学院、天津纺织工学院、天津工业大学,光阴荏苒、岁月沧桑,几度变迁、几度易名,伴着不变的追求,踏着一路的艰辛,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走过了将近一个世纪的征程。目前,学校已经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结合,工、理、文、管、经、法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的中国北方重要高等学府。
浏览了我校的历史渊源,紧接着就进入了成果篇。如果历史带给我的是一声沉重的赞叹,成果篇则带给我由衷的兴奋。一块块色泽鲜明、设计独特的展板,向我们展现了工大50年间所取得的各项成绩。我们的纺织油剂助剂打破了国外的垄断,每年都能给国家节约三个亿;我们纺织复合材料被用在了“嫦娥一号”探月卫星上;我们向地震灾区支援的自主研发的直饮水装置日产水量100吨;我们的民乐团成为第一个走进“世界音乐之都”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举办专场演出的民族器乐团体。从这里,走出了全国道德模范徐伟,在这里,培育了全国三好学生吴经航。这些优秀成果使我校的发展如虎添翼,看到这些闪光的成绩,就仿佛看到了那些或朝气蓬勃或两鬓飞霜的可敬可爱的人们。
步伐到此,终于轻松起来,伴着一组领导关怀的照片,展厅的全部内容宣告结束。我知道,百年高校不在少数,然而像工大这样踩着中国历史的脚印,一步步蹒跚而来,并且为中国工业的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应当说屈指可数。而工大人拥有这份骄傲与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