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内,不同学校的学生能“共处一室”交流意见,在讲台上给四所大学的学生讲课;课堂外,能走进附近小学,亲身体验如何做一名老师。作为一门选修课,谭细龙教授所开设的《教师职业技能》在学生选课时,总是备受学生青睐。
视频互动拉近师生距离
第一次走进教室,看到安装在教室四周的摄像头、能直播每个人一举一动的液晶显示屏,每个学生都不由对这门课产生浓浓的好奇。作为网络直播课程,《教师职业技能》由我校、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师范大学及黄冈师范学院共4所学校的学生同步上课。学生们不用走出各自的教室,就可以与网络另一端的学生“面对面”进行视频互动学习。基于这样的课堂环境,谭细龙在讲课时会经常点不同学校的学生回答问题。
通过网络直播平台,谭细龙可以随机回答各个学院关于教师职业上的问题。他鼓励学生深度思考,提出问题。一次,一位华师的女生在课堂上就曾经所看过的电影《死亡诗社》,询问如何解决新式教育与传统教学之间的冲突。谭细龙认真倾听她的问题,并结合课堂所学知识,对于她的问题给予全方位的解答。谭细龙要求学生们多想多问,针对各高校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指导学生全面认识自身。这场打破空间距离的互动授课,让学生们更清晰地感受到网络直播课堂强大的交互性。“老师每次给别的学校学生解答问题,也是给我们一些启发。别的学校学生提出的问题角度都很独特,我在得到答案的同时,也从侧面学到更多东西。”14级编辑出版班刘旭对这种教学方式赞不绝口。
“小老师”主导课堂促学习
“老师,上节课我的讲课没有讲完,这节课我想继续讲完。”上课前,一位男生主动向谭细龙表达自己的想法,谭细龙同意并给予他鼓励。上课铃响后,这位男生选取中学英语课本上的一个单元进行十分钟的脱稿演讲。在他讲课时,谭细龙一直在台下认真聆听,还不时在纸上做出记录。在他讲完课后,谭细龙将他讲课中所存在的问题一一指出,给出专业性的指导建议。
这是课堂里的一个常见场景。从开设这门课开始,谭细龙就明确向学生表示,这门课是为想当老师的学生准备的。“两节课的课堂时间,一大半应该是交由学生来进行讲课,主动表现自己。”谭细龙一直推行这样的上课模式。
刚开始,大多数学生们都不太好意思在镜头前讲课。而讲给四个学校的学生听,更是让一些讲课的学生倍感压力。但是当学生在讲台上有些紧张忘词时,谭细龙总会及时接过学生的话,给学生一点提示,鼓励他们继续讲课。在这样的课堂环境中,学生们越来越愿意在课堂里与其他学生进行交流和探讨,分享自己作为“小老师”的体会。“在上课过程中,老师对我们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让我受益良多。”14级英语本科2班学生童心灵说。
实践中获得认知
除了让学生自己准备教案、上讲台讲课,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注重课堂实践的谭细龙还会让学生走进真正的教学课堂去听课并实践。
学生们端正坐在教室后面,拿出笔和本子,一边记录老师的上课内容,一边观察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一节课结束,她们的笔记本上全是满满的笔记。在课程快结束时,谭细龙与光谷第九小学的老师取得联系,让学生们走进小学校园,进入自己感兴趣的课堂,开始为期半天的小学课程旁听实践。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未来就业方向,各自旁听语文、英语、美术、体育等多个课程。在小学课堂里,学生们与小学生互动交流,听小学老师讲课,学习小学老师的教学方法,并将自己的听课心得在之后《教师职业技能》的课堂上进行反馈,还原上课情况。经过这次实践,学生们也对未来想要从事的职业有了更直观的感受和认识。
注重学生健康成长的谭细龙在课堂上告诉学生:“成为一名合格的老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在教学中不能牺牲学生身体来达到好成绩,更需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多与学生沟通和交流。”在谭细龙看来,教书育人,育人才是教书的根本。身为老师,就要时刻对教师这一角色有充分认知,承担起老师的责任,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快乐学习,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