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吉林大学 - 《吉林大学报》

我熟悉的吉大“好人” ———深切缅怀孙民安老师 禾 子

2016-04-01     浏览(76)     (0)






  编者语2月1日,小年当天,家家户户正欢欢喜喜地准备迎接新年,然而一个噩耗却传进吉林大学的校园,学校档案馆的孙民安老师因突发心脏病,于2016年2月1日凌晨,不幸在深圳逝世,时年61岁。突如其来的噩耗,令人震惊、惋惜、哀痛!
  孙民安老师就这样默默地、静静地走了,永远地离开了我们,离开了吉林大学,离开了他深爱的工作岗位和酷爱的摄影事业。他是吉大的一名普通员工,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地奉献着。几十年来,无论酷暑严寒,他风里来雨里往,始终奔波在采访一线上,他的足迹遍布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学校的大小活动现场总是闪现着他忙碌的身影,无论是单位还是个人需要图片,在他那里总能找到……他用镜头记录、见证了吉林大学的发展、壮大和辉煌,为学校和后人留下了大量弥足珍贵的史料图片。虽然孙民安老师永远离去了,可他对事业的执着热爱、他的敬业精神却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中。
  如今清明又至,孙民安老师生前的同事、挚友将深深的怀念汇成文字寄托着对他的无尽哀思!
  4月的北方,显得凄美苍凉,草没发芽,枯枝摇曳。而此时清明节也如风一样地飘来,这是一个让人牵肠挂肚、魂牵梦绕的日子,一种无以言状的思绪、无限的惆怅和悲怆缓缓涌上心头。今夜,夜色早已降临,月亮悄悄升起。大脑清晰,思绪却异常凌乱,时钟在有节奏的滴答着,仿佛在敲打我的心。迷迷糊糊当中,一个熟悉的身影突然闯入我的脑海,他肩背挎包手拿相机,风风火火地在我的眼前晃过。我不禁一惊:这不是我熟悉的孙民安老师吗?他还在采访,还在拍照?当我猛然清醒时,才明白这一切是自己的幻想,孙老师已经离开我们两个月了。每每想起孙老师,心中会涌出阵阵酸楚。所以,想为孙老师写篇短文,缅怀并纪念,抚平思绪慰藉心灵。
  放寒假前,万万没有想到那是我和孙民安老师的最后一面,现在想来那是我们今生弥足珍贵的缘分。一位曾经的同事从南方回来,同事邀请几个熟悉的人在一起小聚,其中就有孙老师。那天天气很冷,我和一位同事还有孙老师从校园一直走到饭店,一路上孙老师喋喋不休地与我闲聊,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这余热发挥得大劲儿了”,话里话外听得出他已经退休,又被返聘原单位继续做他一辈子没有改变的工作———摄影。那天,他喝了点酒,兴致也高,额头的卷发上闪着晶莹的汗珠,脸上洋溢着笑意,很是开心。据说吃完饭,他又和同事一道步行回到家,之后学校放假大家也就各奔东西了,我也去了京城,待了一个假期。
  假日里的一天,我在微信群里看到了一条微信,发了一张孙老师的照片,下面是让我难以置信的一行文字:孙民安老师在深圳儿子家突发心梗逝世。看后,我一下子失去了意识,怎么可能,怎么可能呢?后来,微信群里的人越来越多,大家都沉重地谈论着这个话题,也都在核实这条信息的真实性,同时为这位整日奔波在采访一线上的摄影大师而感到惋惜。那几天,我的心情异常消沉,一个看起来风风火火、年富力强的人,怎么突然就不在了呢?实在是让人难以接受,也让我们这些曾经与他朝夕相处的同事,在精神上受到了无情的伤害和打击。由此,我连续多日失眠。
  我和孙民安老师是合校时相识的,其实早前也听说老吉大有个摄影水平很高的孙老师,却没有见过。合校后,我一直从事对外宣传工作,而且那个时候学校的重大活动层出不穷,印象中一天连续有几场活动,大多活动都要邀请校外新闻媒体,我们每天就像赶场一样不停地在活动中往来穿梭。孙老师爱开玩笑,说:“像我这样50岁的老者,工作起来也能顶个小伙子!”的确,孙老师真像小伙子一样在活动中跑前忙后,不停地拍照,闪光灯在眼前不停地闪烁,相机连拍的声响错落有致,每每活动结束,孙老师手里都会留存很多珍贵的照片。在我的记忆中,一想到要照片,不管是学校的还是人物的,便一下子会想到孙老师,而他总是热情地回应并且帮助查找。我说他就是学校的照片库,要啥有啥,应有尽有。远到学校的历史,近到当前的活动,所有的大事小情就像装在他的脑子里,一说便知。
  其实,我和孙老师并不在一个单位,可好多认识他的人都以为他就是宣传部的人。原因就是他经常和我们搞宣传的人在一起,学校的活动不论大小只要和他言语一声,他就会如约而至,从不推托。近些年,学校每年都举行大型的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孙老师虽然年龄越来越大,可在典礼上仍能看见他忙碌的身影,活动下来他的全身都被汗水浸透了。大家知道,校长每年都为全校一万多毕业生发毕业证行拨穗礼,一站就是两天,每到这时,孙老师总是毫不推托地为每个毕业生留下与校长合影的珍贵照片,那一年他因为过度劳累,照相时间长而当场晕倒……孙老师是个乐观的人,也是个与人为善的人,他喜欢助人为乐。除了学校的活动,其他部门或学院,只要有需求,他总是毫不犹豫地去帮忙,无论酷暑严寒,他从来都是拿起相机认真拍照。照相这一职业对孙老师来说,就是一种爱好和一份责任,他一干就是30余年,而且从未间断过。据了解,经他手保存的吉大珍贵的照片就有6万余张,并且他都进行了认真细致地整理和标注。
  有时,在校园和食堂里经常能见到孙老师,一见到我他总爱开玩笑地说:“我这个老同志余热发挥得没完没了了!”我说,吉大离不开你呀!就是这样一位同事眼中的“好人”和大哥,在即将到来的春节前夕悄无声息地离开了我们,令人难以接受。我们是最熟悉也是接触最多的人,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如电影拷贝印在了我的脑海里,他的音容笑貌,为人品格如缕缕清风在我的心中飘荡,我们曾经在一线采访的那段如歌的岁月,在我的记忆深处永远挥之不去!(作者系电视台副台长)
斯人已逝音容犹在
辛玉明
2016年2月1日,正当人们喜迎新春佳节的时候,一个噩耗在档案馆微信群中传播开来———孙民安老师突发疾病于2月1日凌晨在深圳辞世,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得知消息,人们震惊、质疑,不敢相信!因为在大家的心目中,尽管孙民安老师已经退休,但侦查兵出身的他身体素质很好,加上经常跑步锻炼,孙老师依旧身材健壮、身姿挺拔,精力充沛,完全不像年过六旬的人,仍然继续尽心尽力地为学校工作,怎么会突然离世呢?孙老师家中尚有80多岁的老母亲,孝道在身,他怎能撇下老人家呢?吉林大学70年校庆在即,校史展览馆建设马上开始,许许多多的事情等着他,他怎能离开工作岗位呢?说好了过完春节回长春时,同事还要去机场接他,他怎能不守信用呢?家里的大事小情等着他拿主意、答应别人的照片他还没拍完、损坏的硬盘同事已经为他修好、约好的饭局还没有进行……当得知这个不幸的消息确凿无疑时,只能任凭泪水夺眶而出,只能任由撕心裂肺般的思念弥漫心中。一缕缕思绪、一桩桩往事,慢慢地重又浮现在人们的脑海里。
  孙民安老师在我校专门从事摄影工作,在他的办公室卷柜中,整齐地摆放着数百册照片档案,那是他用一生的心血凝聚而成的。从黑白照片、彩色照片到电子照片,详实记载了吉林大学发展、壮大、辉煌的建设历程,学校举办的各类活动、细致入微的课堂教学、青年才俊、中科院院士、风光艺术照片等等无所不有。每张照片下,孙老师都用钢笔手写出拍摄的时间、地点、画面内容、人物姓名等,字迹清晰、工整,令人叹服。我和孙老师的交往也正是从照片开始的。
  那时,由于孙老师订了许多摄影方面的杂志,出于好奇,我常常从他那里拿几本翻看,也时常向他请教一些摄影方面的问题,逐渐的我们之间的交往增多了。有空闲时,孙老师会讲讲他当兵时的经历和早年刚在吉大工作时的事情,听得我常常哈哈大笑;有时他会找出几张他自己拍的照片,根据画面讲述当时拍摄时的情景,我觉得非常有趣;有时也会一起欣赏他拍的风光照片,光影的绝佳组合,异常美丽的画面,我就会感叹世间怎么会有这样的好景致,不禁对孙老师多了许多崇拜。单位组织春游时,也是孙老师大显身手的时候。他骄傲地背着他的大相机,一会儿站到高高的石头上,极目远眺,一会儿弯下身躯,屏气凝神,然后左手托着镜头,右手按下快门,咔嚓咔嚓,佳人美景就统统收入他的相机里,动作潇洒利落,一气呵成。由于孙老师照相技术高超,同事们常常缠着他让他拍照,尽管他有求必应,却常常装出不情愿的样子,于是留下了孙老师只愿意给漂亮小姑娘照相的“佳话”。有一年,孙老师去九寨沟回来后,把他的佳作放大冲洗,做成相框,挂到了每个办公室里,还特意把我最喜欢的一张照片制作成能摆放在桌子上的精美画板,送给了我。花团锦簇的青山下,随风摇曳的芦苇间,宁静的水面呈现出碧绿、湖蓝等奇妙色彩,梦幻、迷人。
  而我最珍爱的是2015年6月18日,在我女儿参加吉林大学2015届毕业生学位授予仪式时,孙老师为我们一家四口拍摄的一组照片。当时,我女儿作为优秀毕业研究生有幸参加了学位授予仪式,作为家人,我们也来分享这一神圣的时刻。整个仪式庄严、隆重、热烈,在女儿接过李校长亲手颁发的证书后,孙老师就在现场内以授予仪式为背景为我们一家拍了一组照片,记录下了这一具有特殊纪念意义的珍贵的历史时刻。此后,其中的一张合影就一直摆放在我的办公桌上,每每看到它,我心中都会涌起对孙老师的感激之情。孙老师看到我如此珍爱这张照片,也非常欣慰。
  在孙老师的心目中,工作永远是第一位的,风霜雨)、严寒酷暑都不能阻挡他拍摄的脚步,甚至出现了由于体力透支而摔倒在拍摄现场的事情。由于他要经常用左手举着几斤重的相机工作,因此手腕上落下了腱鞘炎的病根,时常肿起一个圆包,疼痛难忍,不能吃力,于是我就隔段时间带来一些消炎止痛的贴膏让他贴上,他说效果不错,管用。本来又给孙老师准备了一些,打算开学给他的,只是斯人已去,这些贴膏也就没有了用处。
  怎能忘他风尘仆仆的身影,怎能忘他幽默风趣的话语,怎能忘联欢会上他轻抚着年轻女同事的长发唱起“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怎能忘他敞开心扉,娓娓道来他在生活和工作中的一些事情……既然眼泪已经无法留住孙老师,唯有祝愿他一路走好。倘若真有来世,再重做我们的好同事,好大哥吧!
  (作者系档案馆档案立卷指导科科长)

诉衷情

马辉岭
午后惊闻噩耗,呵,手试寒状,都缘自有情怀,故画作远长;思往事,惜流芳,拟歌先敛,欲笑还颦,最断人肠,孙老师我的好大哥,短暂的十六年相识,别来兄弟终难偶。
  作为多年的朋友,腊月十四,日落余晖,我特约孙老师并几位好友,为他去深圳践行,酒中心情怯杯勺,回首向来萧瑟处。
  腊月十六,我和同事,陪同孙老师去了长春机场……节前风竹敲冬韵,万叶千声皆是恨;仅是瞬间的七天分别,可惜却是令人柔肠伤感。
  小气日夕佳,飞鸟难与还,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执手相看泪眼,多情自古伤离别,好大哥!
  我在北方向你遥祝千古,一路走好。(作者系档案馆工作人员)
世事无常令人惊,听闻同事老孙大哥因心脏病突发离我们而去,我不禁伤悲、哀思、惋惜……脑海里不停地闪现着往昔与他共事的时光,就在放假后因工作需要他还与我们一起加班到最后时刻。侦察兵出身的他勇敢、正直、向上、不服输,爱工作爱家庭,更有那幽默、风趣、乐观的生活态度。然而不愿发生的那一刻却将他的精气神、他的风貌与他钟爱的摄影事业一起定格成为永恒……孙大哥,当我们再想起您那些幽默的话语时,原本那会心一笑转而便是泪流,我们想念您,一路走好!———档案馆高鸿雁
孙民安老师是我最亲切和爱戴的老师,真的不相信他会离开我们。2月27日的追悼会,由于我出差在外,没能送孙老师最后一程,心里很是内疚。那夜,泪水一直在徘徊,想念与孙老师在一起喝茶、聊天的时光,回忆和孙老师在一起学习、探讨的每一段日子,回忆和孙老师在一起采访拍摄时的场景,回忆他简朴和简单的生活……他的一生用镜头诠释着美丽的校园,每个角落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他从早到晚、年复一年的记录着发生在吉林大学的点点滴滴。虽然他走了,但在我心中他还活着。孙老师如果有来生,我还会与您在一起。您留下的作品已成为我们永久的怀念!———保卫处方卫东
临行前我嘱咐您要戴好帽子,要学会爱护自己……没想到竟成为你我间最后的交谈……噩耗传来,我无语!无奈!从那时起,您的音容笑貌充斥着我的脑海。晚饭后,女儿为我解忧,带我去看电影,可一进校园就禁不住泪流。办公楼前,仿佛又看到了您的身影,怀抱着相机,微笑着向我走来……我亲爱的老大哥,我多么希望这是一场梦啊!———档案馆刘爽
孙老师,您是我们心中最优秀的摄影师,您用敏锐的眼力,独特的艺术视角,精湛的摄影技术给吉林大学、给我们留下一幅幅珍贵的摄影作品。忆往昔,您幽默诙谐、亲切可敬,您的音容笑貌和伟岸身姿,永远牢刻在我们的脑海。只是您刚退休,还没来得及实现退休后的第一个计划,更没来得及享受天伦,羊年没过,猴年没来,您在遥远的南方病逝,无法相信您会以这种方式与我们永别!
  我们悲痛难过,无限缅怀,深鞠一躬,遥送德高望重的老哥哥一路走好!
  ———档案馆李烁高刚方卫东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