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中国农业大学 - 《中国农大校报》

校园记忆

钟声悠悠 情愫绵绵

艾 子

2015-12-10     浏览(107)     (0)

本文描述了农大校园中的大钟,它见证了学校的发展历程和师生之间的情感纽带。大钟成为了校园文化的一部分,每年撞钟活动成为了最高潮。当大钟被重新安放时,师生们更加珍视它,因为它成为了学校历史的一部分。









  东区校园公主楼小广场上悬挂着一口大钟,每当从它的面前经过,我都会不由地放缓脚步,心有所思,情有所寄……以前,在它席地而立的时候,我最喜欢伸出手去触摸钟面上凸起的文字,为的是享受其厚重的质感;每当与年轻的同事或学生同行至钟前,我常常会情不自禁、兴致勃勃地讲述它的来历,以及和它有关的人与故事。
  “三农九谷,为政所先。万箱亿庾,是曰民天。
  富国强民,实廪丰年。欣逢校庆,喜作斯篇……”,晴好的日子里,偶尔也会看到三五学生围在一起大声诵读钟文的情景。
  说起农大人与钟的情缘,无需追溯,很多师生都知道始于并不久远的2002 年。
  是年4 月,上级同时任命瞿振元和陈章良为农大的党、政掌舵人。无巧不成书,他们两人的姓氏恰恰谐了“农”的繁体字“曲”与“辰”两部分的发音,这大抵就是后来校园里颇为盛行的“瞿陈珠联璧合”之说的源头吧。
  从学科整合到院系调整,从“精兵简政”到两校区实质性合并,从科研、教学到 “316”工程……,一时间,中国农大仿佛一头梦醒的睡狮,改革的雷声隆隆,前进的步伐铿锵。
  “学校要举行万人大型新年晚会了!”岁末,又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传遍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伴随着欢呼和兴奋的还有一些质疑和担心:
  “异想天开!怕是新校长头脑发热得过度了吧?”
  “万人?到时候还不 得人踩人!”
  “就农大这点文化底 蕴还搞什么大型晚会?”
  的确,尽管农大有近 百年的历史,但如此规模 的文化活动还前所未有。
  12 月31 日,东区校 园张灯结彩。主楼后面临 时搭建的现代化舞台上, 师生与众多明星、大腕同 台歌舞;东面的小运动场 热气腾腾,变成了美味的 小吃广场;对面第一教学 楼里各项游艺活动进行 得正酣,欢声笑语此起彼 伏;容纳一千多人的大礼 堂,连续免费放映最新大 片……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就这样眼睁睁地变成了 现实。想一想吧!校园沉 浸在了怎样的喜庆与欢 乐之中?人们脸上的笑容 又是怎样的开心和灿烂?
  而最为激动人心且 一举将迎新辞旧联欢活 动推向最高潮的是撞钟。
  悬挂在表演舞台旁 边的一口大钟,气宇轩 昂、令人望而起敬,是学 校专门从大钟寺借来的 大名鼎鼎的“香港回归警 示钟”。
  “10、9、8 ……”钟表 时针滴答行走,万名师生 同声读秒。
  午夜零点,由学校领 导、教师、学生和离退休 代表组成的 98 人撞钟 团,分为10 组,轮流推着 粗重的木坨撞向大钟。
  铛———, 铛———, 铛———,总共撞出98 响, 寓意中国农大昂首阔步 迈进第98 个年头。
  当浑厚的钟声在师 生的心头滚过,当悠长的 钟声在校园的空中回荡, 我像很多人一样,眼睛里 盈满了泪水。一位毕业生 至今回忆起来还感概地 说,就是那天晚上、那一 时刻,让他实实在在地感 觉到了学校在巨变。
  这钟声就像阵地上 高扬的旗帜,让农大人看 到了学校未来发展的方 向;这钟声就像集结号, 把几万农大人的心凝聚 在了一起;这钟声仿佛一 粒火种,点燃了农大人学 习、工作和生活的激情; 这钟声仿佛一声春雷,让 农大声名远扬;这钟声还 宛如一座彩虹桥,架设在 学校领导与广大师生的 心间……从此,农大迈入了 “跨越式”发展的新时代; 从此,辞旧迎新联欢活动 成了农大人一道不可或 缺的精神文化大餐;从 此,每年活动的最高潮锁 定在了学校领导和广大 师生同乐:一同撞钟;也 从此,陈章良校长变成了 学生口中心中的“良哥”。
  东区校园公主楼小 广场上悬挂着一口大钟, 每当从它的面前经过,我 都会不由地放缓脚步,心 有所思,情有所寄……2005 年,农大迎来了 百年校庆,全校上下一派 欢腾,各地校友也纷纷向 母校表示祝贺。北京校友 会为母校敬献了一口大 钟,取名为“百年校庆纪 念钟”,后来被师生简称 为“百年校钟”。
  这口百年校钟重达 1200 公斤,采用现代先进 技术设计,其声音浑厚而 悠长,形状古朴而大气。钟 体表面铸刻着432 个字的 四言铭文,记录和反映了 农大百年发展的历程。由 北京大学教授白化文先生 撰文、吴小如先生书丹。
  农大有了自己的大 钟!当我编发这条喜讯的 时候,心头充满了喜悦、 自豪和感动;当这口凝聚 着北京校友祝福的大钟 运抵校园的时候,师生们 欣喜不已,奔走相告;当 它被席地而立在公主楼 小广场上后,常常被围 观、抚摸和诵读铭文……2005 年9 月16 日午 夜,瞿陈引领前 来祝贺百年校庆 的中外嘉宾、校 友代表来到百年 校钟前,与汇聚 在此的近万名师 生一同撞响了 100 下钟声。
  伴着浑厚 而悠长的钟声、 激动而高昂的 欢呼声,陈章良 校长郑重宣布: 中国农业大学 的新百年就此 启程!我们要携 手共进,再创新 的辉煌!!
  东区校园公主楼小 广场上悬挂着一口大钟, 每当从它的面前经过,我 都会不由地放缓脚步,心 有所思,情有所寄……2007 年 12 月 31 日,又到了撞钟的日子、 撞钟的时刻。这一年,百 年校钟见证了一段感人 至深的故事———千名学 子跨年寒夜送校长,见 证了农大人心中深沉、 质朴的情愫。
  在此之前,校园里已 经到处传播着一个非官 方消息———“良哥要走 了”;当天,有学生在博客 里作了这样预言:“今晚 的敲钟意味着良哥正式 与我们告别,相信一定会 是个很伤感的场面……”
  时针正在指向午夜: 看吧!从《同一首歌·中央 电视台体育频道改为奥 运频道启动仪式》的联欢 会现场,从一幢幢宿舍大 楼,从十公里之外的西校 区,同学们不约而同地涌 向一个地方———公主楼 小广场。他们想最后一次 和良哥一起撞响新年的 钟声,他们想再听听校长 的教诲,再表达一下心中 的爱戴。
  “10、9、8 ……”钟声 响起来了,带着爱的祝福 和离别的忧伤;欢呼声响 起来了,夹杂着依依的不 舍和深深的眷恋。
  六年来,新年的钟声 从不曾这般短促:12 声响 一过,同学们不约而同地 向着中心拥去。 听吧! 层层叠叠的人群中间,陈 章良正在最后一次以中 国农业大学校长的身份, 给同学们送上新年的祝 福……“良哥,别走!”突然, 人群中迸发出一句直白 的恳求,仿佛火种点燃了 一个共同的心声。一时 间,“良哥,别走!”“良哥, 留下!”此起彼伏,一浪高 过一浪。
  陈章良校长大声地 说:“同学们,无论在哪 里,我都是农大人!”顿 时,整个广场泪水横飞, 呜咽声一片。
  环顾此状,良哥的眼 眶里也噙满了泪水。他向 黑压压的人群使劲挥了 挥大手,然后抽身快步离 去……“良哥,等等我们!” “良哥,我爱你!”随着一 声声深切的呼唤,从公主 楼到民主楼,再到主楼, 一时间校园里人潮迤逦 涌动。一千多名学生忘记 了迎接新年的喜悦,不顾 寒冷来袭,任由泪水飞 溅,簇拥着、绕道飞奔着, 只为最后一次追逐良哥 的步伐和身影……白驹过隙,岁月留 痕。大约又过了两年,学 校大力推进精致校园建 设。在重新铺设公主楼小 广场地面的时候,百年校 钟被安放在了现在的高 台之上。 (2013 年5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