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
我是来自人文与发展学院法学111 班的孙梦晨。今天我很荣幸作为毕业生代表,站上了这个舞台,此时此刻,我希望我可以把我最诚挚的感情讲给我的母校听。
大学生活就像是一本写满青春字符的书,四年的时光——一千四百多页书写着我们喜怒哀乐的故事,如今这本书已然将近尾声。四年的酸甜苦辣,四年的流水光阴,还记得四年前的那个夏天,我第一次踏进农大,开始了我的大学生活;如今,又是一年的盛夏,仿佛又回到了四年前那个多雨的季节,当初懵懵懂懂的我们,如今也迎来了毕业。而与农大初次相遇的那天,却依旧如夏雨般清晰明朗。感谢农大,让我从那个夏天开始,慢慢遇见了那个最好的自己。也许此时一别,经年不能相遇,也许此地一别,他国方可相见。可这四年岁月留下的成长的足迹,却依旧如同农大主楼旁的圣树一样,郁郁葱葱,繁荣茂盛。
大学四年,我的身份很多样,作为一名法学专业的学生,大学 的专业课学习为我打开了另一扇 窗子,老师辛勤的教导,让我明白 了“术业有专攻”,让我感受到了 人文素养的力量;作为橄榄球队 的一员,赛场上的拼搏与汗水 让我更深刻地体会到身为农大 人肩负的光荣与使命;作为一 名普通的志愿者,马连洼留守 儿童志愿服务活动、海淀区志 愿者协会12355 热线的志愿者 的身份,让我明白了“奉献”与“快 乐”的真谛……回想四年,我可以伏案徜徉 在知识的海洋获得精神的给养, 可以奔跑在赛场上享受力与美的 碰撞,可以深入底层看到社会的 另一种风貌……感谢农大,在我 最美好的青春年华,送给了我视 为珍宝的两份礼物:充满爱的青 春记忆和宝贵的农大精神。
这两份礼物,刚柔并济。在充 满爱的记忆里,这里一切都让我 充满感激,忘不了老师的关怀、同 学的友情、校园的温暖;忘不了农 大第一食堂的饭菜、图书馆里泛 黄的纸页、自习室里整齐的桌椅、 宿舍里凉爽的空调……这份充 满爱的记忆让我时刻保持一颗感 恩的心,走好未来的路。
四年的奋斗与汗水,送给我 的第二份礼物,就是让我更加深 刻地领悟到什么是农大精神?什 么是农大人的品格?这里面不仅 仅有“团结、朴实、求是、创新”,还 有 “拼搏”“青春”“牺牲”和 “奉 献”。我想,短短的四年,农大精神 已经刻进了我的生命、我的骨髓、 我的灵魂,也正是这种“朴实”与 “奉献”的农大精神,让我无论未 来走到哪里,都时刻记得自己是 农大的一份子。
告别农大,我就要以一名基 层工作者的身份奔赴新疆维吾尔 自治区的南疆乡镇。作为一个地 道的山东姑娘,只身赴新疆工作 可能并不会被很多人理解,很多 人问我:“你为什么要选择去新 疆?”对于这个问题,我想,在农大 四年的求学经历就是答案。“解民 生之多艰”的农大校训、“入主流、 下基层、立大志、成大业”的农大 职业引导、朴实奉献扎根基层的 农大精神……这些都在潜移默 化的影响着我,让我坚定了自己 的选择,并为此感到骄傲,而且我 相信我在农大四年积累的宝贵的 精神财富,将让我在新的工作岗 位上,走得更长、更远。
关于青春,习近平总书记这 样定义它:“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 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 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只有进行 了激情奋斗的青春,只有进行了 顽强拼搏的青春,只有为人民作 出了奉献的青春,才会留下充实、 温暖、持久、无悔的青春回忆。” 总书记的这段话深深地打动了 我。“好儿女志在四方,有志者奋 斗无悔”。明天,我将背负着农大 精神,怀揣着理想与信念,投身祖 国广袤的沃土,为建设更加美好 的祖国边疆做出农大人的贡献! 我为此而感到自豪!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人的 一生中有很多选择,选择中国农 业大学,选择建设边疆,青春无 悔!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