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长江大学 - 《长江大学报》

老教授的示范效应□ 通讯员 周芳 何开洋

2009-03-10     浏览(306)     (0)

  2月25日是星期三,下午六点多钟老师们大多下了班,文理学院经贸学部谭英智教授还在办公室与几位青年教师讨论他们的教案。这学期谭老师没有课,像这样到办公室与青年教师交流的事却经常发生。是什么力量让头发斑驳的老教授如此投入?为了寻根问底,记者走近了谭教授。
  陈旧的蓝色大棉袄,慈祥的微笑,厚重的眼镜,满头银发,精神矍铄,这就是文理学院经贸学部老教授、教学督导员谭英智老师给笔者留下的第一印象。
  风趣语言 全心全意专教学“《管理学原理》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最讨厌上理论性课程的我不知道为什么就那么喜欢这门课,这都是因为谭老师。”国贸5071班的王大专同学提起谭老师就激动不已。“谭老师讲课有自己的独特法宝,他会在课堂上讲一些自己的经历,用这些亲身经历来解释他所讲的理论,比喻贴切生动,而且非常有激情。”
  今年70岁的谭老师经历非常丰富,他曾担任过厂办公室主任、税务局长、副市长,后来又来到高校教书做学问。谭老师讲课总是把自己的亲身经历做为范例来解释他的观点,学生们听起来兴趣盎然,容易理解,记忆深刻。有一次,谭老师讲《领导者艺术》这一节课,他对同学们说:“作为一个领导者,你要有一定的人格魅力,你要让你的下属喜欢你,你可以辞掉你不喜欢的下属,但你别忘了,你的下属如果不喜欢你,他同样可以‘炒掉’你。”正当同学们感觉纳闷时,谭老师接着说:“我在荆州一家棉纺织厂担任办公室主任的时候,我的领导有时候就是专横跋扈,天天摆个高姿态,最后我感觉和他相处不愉快的时候我就辞职不干了,这时他才意识到我的重要性,想方设法留我,你们说我这是不是炒了老板,所以说作为一个领导者你一定要注意培养你的人格魅力。”听得下面哄堂大笑,同学们不住地点头。
  谈起《管理学原理》这门课,商务5071班的杨同学十分自豪:“我考试最不担心的就是《管理学原理》。”《管理学原理》这门课理论性很强,有大量的知识要点是需要背诵记忆,而且知识点比较细也比较杂,学生很难掌握,是同学们最害怕考试的课程。“考试前我不用花很多时间复习,只需要将笔记过一遍就可以了。考试的时候当我一看见题目,我就会想起谭老师给我们讲的一些实例,那些情景在我脑海里就像放电影一样,知识要点就自然而然的全出来了,记忆非常深刻。”
  坎坷经历 循循善诱育桃李“谭老师不仅教给了我们知识,更教会了我们如何做人。”谈起谭老师,商务5072班的刘凭道出了心里话:“谭老师将他的经历讲给我们听,我们感到很震撼,很感染。以前我很脆弱,没有坚强毅力,遇到挫折都会选择逃避;而现在,我要像谭老师一样,勇敢的面对挫折,为了自己的理想努力奋斗。”
  谭老师的坎坷经历不仅感染了刘凭,也感染着其他同学。1957年,18岁的谭英智考上了当时的中南财经学院,正当全家人都沉静在快乐和自豪中时,命运之神将折磨的手伸向了他们。1958年,在一所中学教书的父亲被无辜打成了右派,随之失去了工作。政治和经济上的遭遇使家庭顿时跌入万丈深渊,家里除了上大学的谭英智年龄稍大,其他四个孩子都还很小,为了维持家里生计,很少干体力活的父亲,拖着板车每天清晨四点钟出发到离家54里远的地方拉煤挣钱,家大口阔,挣的那点钱只是杯水车薪,根本不可能用来资助读大学的谭英智了。
  突如其来的变故让谭英智手足无措,硬是凭着惊人的毅力他坚强的挺过来了。为了凑钱,19岁的谭英智利用假期到码头和火车站当装卸工。在码头,他扛着90公斤一袋的小麦,从船上经过只有40厘米左右宽的木板颤颤巍巍地一直走到山上的仓库,狭窄的路旁就是滚滚长江,一失足就会有生命危险。但他顾不得这些,为了生计,他必须这样干。每次干完活,他都累得躺在码头旁动弹不得,高强度的体力劳动,换回的只有每个月11块钱。正是这样的经历,磨练了谭英智的意志,也成了他一生的财富。
  “上第一堂课时,谭老师就给我们讲了他的这段经历,当时我们都哭了,谭老师自己也流泪了。谭老师教育我们学会立志,学会在逆境中奋斗,学会做人。”王大专说。
  渊博学识 尽力尽智助同事“谭老师为人风趣幽默,总能带动办公室气氛,对工作也是认真负责,尽量配合我们的工作。”说起谭老师,经贸学部办公室秘书佘时珍侃侃而谈,“2008年谭老师担任四个班级的《管理学原理》课程,期末考试结束后,他没有因为自己年纪大而找我帮忙登分,而是自己工工整整的填好成绩表,效率最高,最认真。”
  “课余时间,他经常和我们年轻老师交流谈心,解决我们的思想问题。”旁边的另一位老师补充道。
  本学期,谭老师没有教学任务,但他仍然坚持每周都随堂听年轻教师上课。课后坦诚的给年轻老师提意见,辅导年轻老师教学。他说,很多年轻老师都还缺乏教学经验,这样辅导老师,既是对学生负责,也是对老师负责,更是对社会负责。
  经贸学部胡友老师是一名刚硕士研究生毕业的专业老师,面对即将第一次上讲台,心里有些紧张。谭老师知道后,第一时间对胡老师进行了指导,告诉她如何备课、如何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何深入浅出解析问题,手把手地帮胡老师克服难关。不久前,谭老师无意中看到胡友老师正在做一篇科研论文,科研能力较强的他马上对这个课题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观点,并对胡老师的科研方法提出了一些有建设性的意见,向她推荐了几本指导书,胡老师顿时茅塞顿开。
  在经贸学部受谭教授影响的老师不止这一个,担任辅导员的沈爱龙老师就曾经和谭教授探讨过关于独立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锻炼综合能力,谭教授也有独特见解,给办公室的辅导员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在他的带动下,经贸学部9名老师纷纷在教学、学工等方面勤钻研,两名专业教师申报了科研课题,另外5名辅导员也努力在工作中给学生做好表率作用,用自己的言行来影响学生,真正做到德高为师、身正为范。
  “宁愿做深山里的一滴水,奔腾着跳跃着奔向大海。不愿做深潭里的一滴水,老死在安乐窝。”这句话是谭老师进大学时写给自己的,也就是这句话激励着谭老师经历这么多的成功与失败。现在他要将这句话送给所有的学生,希望所有的人都能坚定自己的信念,树立自己的目标而为之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