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 ‘三人型’ 工作室是基于020模式下,将用户和商家以区域为单位进行资源整合,促使商城、团购、商圈、优惠券、分享、活动、社区论坛一体化,打造一个线上线下的相结合的综合平台,打造目前广东省唯一一个以基于社区形成的020服务圈。”“三人型”工作室创业团队指导老师、学院经济管理系教师梁灼铭于6月12日在五邑大学吕志和礼堂举行的2015江门市“科技杯”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现场答辩中说道。
随后6月下旬大赛组委会传来喜讯,由学院梁灼铭、白露、段传林、张华4名教师及2012级市场营销班余伟堂组成“三人型”工作室创业团队的“基于传统行业的社区020综合运营服务平台”项目凭借实用性与突破性斩获大赛银奖。
为培养人才中而创立“三人型”
近日,记者走访了位于学院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的“三人型”工作室,推开虚掩的门,映入记者眼帘的是 4张办公桌,一套沙发茶具,和几个忙碌的身影,办公环境颇为简陋。“我们的获奖项目就是在这里一步步从诞生到完善的,环境的简陋并不会成为好项目诞生的阻碍。”三人型工作室主要负责人余伟堂告诉记者,“项目的初期想法就是在这里诞生的。”
“我们这个工作室早在2014年3月就成立了,最初的目的是免费让学院内对于电商有兴趣有能力的人来到我这个工作室进行培训,让他们能参与项目的制作,更直接地和社会上的电商业务接轨。”梁灼铭表示,学院电子商务方面的人才培养在一定程度上更多是理论的东西,比较缺乏亲自动手的能力,于是就想到了创立一家公司来让学生直接参与到电商的项目上去学习,更好的为学院培养人才,也为自己培养人才。
创意往往出现在不经意间,谈起该项目的最初的想法时,余伟堂说:“我们的最初想法就是来源于工作室培训课程中对于020+SOLOMO模式的研究,当时我们设想着能否把这两个模式结合在一起从而开发出一种全新的模式。”梁灼铭介绍:“基于国家目前所推行的 ‘三创’(即创意、创业、创新)的背景下,我们着重对学生的头脑风暴式的创意培养,这样的培养模式是促使这个创意项目出现的最直接的原因。”
从2014年5月初,“三人型”工作室开始正式运营,直接与学院内的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进行对接培养,让学生直接参与到电商项目的第一线;同时也对其对电子商务领域有兴趣有能力的学生进行定期的免费授课培养和一对一指导,也让学生得到电商的项目制作、网站设计、视频制作、PS等技能的提升,形成良性循环。
“在团队中,我学到了很多电子商务方面的技能,在处理图片和色彩感觉上有极大的提升。”来自学院2014级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冯伟保说,对于PS有浓烈兴趣的他在这里学到了很多东西。
新模式将线上与线下消费衔接
“利用020+SOLOMO模式相结合,将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利用网络平台将营销变被动为主动,打造一个基于 ‘传统商家’ 为核心,消费者为终端的社区020运营平台。”梁灼铭告诉记者,“我们工作室所提出的综合性服务平台是以平台为服务端及共享端,以区域为单位,以商家为核心,以消费者为终端。消费者可通过平台端实现社区化的搜索、消费、产品体验等服务。同时,平台从商家的角度出发,为每一个商家搭建具有自身特色的电商平台、移动端APP、微信平台等。”
“我们的项目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以区域性的用户管理代替传统的区域营销,让商家和消费者的对接可以脱离第三方直接进行对接,这个是我们的一大优势。我们三位指导教师曾长期在外面社区跑动调查,最终才确定这个项目的创新点和优势点。”梁灼铭显得有些感慨。
创新创意才叫创业
作为 2014 年 3 月新成立的团队,“三人型”工作室也面临着许多新公司面临的新问题——资金短缺,虽然作为2015年江门市“科技杯”的银奖得主,获得4万元的创业启动资金,但对于020项目孵化期所需要的500万启动资金,这无疑只是杯水车薪。“对于一个新近成立的团队来说,这无疑是一笔巨款”梁灼铭感慨。
“资金短缺的问题只能靠足够的创新和创意的项目来吸引风投公司的投资入股来解决,所以创业需要足够多的创新和创业来支撑,一个足够创新的项目是能够带来创业机遇的。”梁灼铭说,“互联网时代的创业拼的就是一个创新创意,传统行业的饱和促使新兴行业的出现,而新兴行业就是创新创业的代表。”
为了让社区 020 模式早日进入正轨,“三人型”工作室正在一步步努力着,目前,工作室主打创新方面的移动端APP、PC端、微信公众号的开发和产品设计,一步步整合资金,慢慢踏入正轨。“通过一年多的团队的运营,我们相信足够的创新和创意能给我们社区020项目带来启动的第一桶金。”余伟堂工作室的前景充满信心。(文/黄廉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