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我校与美国内布拉斯加-林肯大学签署为期5年的合作办学协议。自此,一届届孔子学院中方院长、汉语教师们奔赴异国他乡,组织教学、举办活动、推广文化、留下友谊……美国内布拉斯加-林肯大学孔子学院就像一条“跨越太平洋的桥梁”,将两所大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2010年,美国内布拉斯加州设立“西安交通大学日”。2012年,美国内布拉斯加州荣获“全球先进孔子学院”荣誉称号,陕西省与内布拉斯加州签署发展友好省/州关系意向书。2013年,林肯大学校长荣获全球“孔子学院工作先进个人”称号,孔子学院荣获比亚特里斯市(Beatrice City)颁发的“教育合作特殊贡献奖”等奖项。截至2014年,美国内布拉斯加-林肯大学孔子学院的汉语教学点几乎覆盖全州,班级总数已达到四百多个,学员总数超过6000人。这一切都离不开那些来自我校的“文化使者”……对于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的民众而言,2015年2月2日是一个特别的日子。因为这一天,被内布拉斯加州命名为“黄平安日”,旨在表彰西安交通大学—内布拉斯加-林肯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黄平安在任4年中为促进当地和中国的合作与交流所做出的突出贡献。
接受使命,踏上文化交流征途
2011年3月,接到学校的任命,黄平安搭乘前往美国的航班,开始担任内布拉斯加-林肯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一职。
远离故土、文化差异,特别是内布拉斯加州地处美国内地,民众相对保守,对中国的了解也相当有限,这一切都让孔子学院的工作面临着很大压力。黄平安深知,想要进一步打开局面,开拓孔子学院活动,离不开当地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理解和支持。他与美方院长
一道,利用多次陪同内布拉斯加州当地官员及教育界重要人士来华参观访问的机会,依托学校的细致安排和热情接待,使得这些官员和人士对中国有了较为全面和客观的认识,极大地促进了内布拉斯加州与陕西省、林肯大学与西安交通大学的合作。
对于文化的交流,黄平安也有自己的看法,他说“认知一个事物的好坏,不是通过口头上去说,而是必须要亲自去接触。作为一名交大人,我出去的目的就是向美国当地公众介绍和推广中华文化,促进两个不了解彼此的地区加强信息的沟通与交流。”在学校与内布拉斯加-林肯大学的大力支持下,孔子学院连续3年举办汉语桥美国高中生中国夏令营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让更多的美国人亲身感受中国。
在当地,他每年都积极参与组织和开展春节晚会、中国文化节、中华儿童才艺大赛、汉语演讲比赛、中华美食节及烹饪大赛、中国电影周、校长国庆招待会、中国艺术展等文化推广活动。2014年,在庆祝全球孔子学院成立十周年期间,他在当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孔院日”活动,吸引了众多美国民众参与,促进了当地民众对中国的了解。
广开课堂,掀起前所未有的“中文热”
从2007年到2014年,短短7年时间,孔子学院在内布拉斯加州的汉语教学点覆盖到该州的6个城市的3所大学和5个公共教育学区,每年的班级总数已达到400多个,学员总数超过6000人。
作为已从事20多年英语教学的教师,黄平安深知在缺少语言环境的情况下仅通过每周几节甚至一节课的课堂教学,学生根本无法真正的掌握汉语。因此,孔子学院汉语课堂要首先让美国学生对中国文化感兴趣,这样才会使
学生对汉语产生兴趣,为今后长期持久的学习打下基础。从2013年开始,孔子学院帮助建立起了美国和中国初/高中学生之间的笔友项目,增强了两国学生的学习体验;开设了面向高层领导和中学社会学教师的中国语言和文化研讨会,为他们提供了更好地了解中国语言和文化、更新知识的渠道,使得他们能够更好地讲解中国,并去影响带动他们周围的学生。
相亲相爱,因为我们是一家人
“黄老师特别幽默,逢年过节,他都会把老师们叫到家里聚餐。我刚刚来的时候,他专门开车帮我搬家具。外院有位老师来的时候,黄老师带她去超市抢购被子。还有今年新来的老师不会开车,他用自己的车陪着一趟趟练车,有问题找黄老师总是没错的。”外派到美国的李馨郁老师这么说。
黄平安一直将教师的事情当成是自己的事情,除了组织大家聚会和春游以丰富教师们
的业余生活之外,他还努力帮助老师们解决教师们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仅交通一项,他已帮6位新赴任的老师在拍卖会或当地车行买到了心仪的车辆。
当我们向黄平安问起时,他说“在美国孔院的交大老师、志愿者和学生众多,这些远赴异国他乡的老师和学生都面临许多的困难,而我能做的就是尽量让他们更愉快的生活,只有心情愉快,才能更好地工作。”
其实,黄平安这么几年一直是独自一人在美工作和生活。尽管汉办规定家属可以随任,但同样在交大工作的妻子因工作无法离开,而儿子在另一个国家上学,家中上了年纪的老人也无法照料。说到这一点,黄平安心中充满了对家人的愧疚,但他表示这一切的牺牲都非常地值得,他还诙谐地说自己家这几年上演了新的“三国志”。
孔子学院的成功凝聚了全体工作人员的心血和汗水,每一次活动的开展,每一个教学点的开拓,背后都有一批批交大孔院人的努力,正是大家团结一心,互相帮助,最终才能在美国中部掀起一股“中国风”、“汉语热”。“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成长总是在艰难的道路上。转眼间,4年已经过去,黄平安的工作得到了当地美国社会的广泛认同,内布拉斯加州州长和州务卿联合签发公告,将2015年2月2日命名为“黄平安日”,授予其“荣誉州民”称号,并颁发“孔子学院模范领导力”证书,内布拉斯加-林肯大学校长也为其颁发了“嘉许状”,以表彰其为推进内布拉斯加州民众和大学师生对中国的了解,促进当地和中国的合作与交流所做出的突出贡献。
今年三月,他结束了自己在美国的工作,踏上了回乡的旅程。在采访中,他说到,在美国的日子让他对美国人民有了更多的认识,美国中部地区人民的热情令人印象深刻,中方院长任期的结束,并不是交流的结束,当友谊与交流的谷雨湿润泥土,没有什么可以阻挡春天的脚步。
(兰雪萍 冯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