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德州学院 - 《德州学院报》

黑发积霜织日月 粉笔无言写春秋

———访历史与社会管理学院梁洁教授

作者:□学生记者 孙展财 詹春雨 王长城    
2015-11-20     浏览(58)     (0)

梁洁教授是一位历史学博士,从事古代希腊、罗马史研究。她注重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她潜心治学,桃李天下。





  推门走进梁洁教授的办公室,犹如进入了古代深居简出的隐士所生活的雅室。墙上挂的是一幅仿古的飘逸毛笔书法,一旁的小桌上放着一摞纸页泛黄的古籍,书柜中更是整齐排列了许多历史文献。这就像梁洁教授给人的感觉,简约中不失清新雅致,一字一句中都透露着富有内涵的睿智。
  兴趣为舟 学无止境“能够让自己的兴趣成为职业,我感到很高兴,也很幸运。”梁教授说。受高中历史老师的熏陶,她爱上历史并在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师范类历史学专业。梁教授笑着说:“自己从本科到研究生再到读博一直都在专修历史学,或许自己确实应当做个历史老师。”
  学无止境。梁洁教授大学毕业之后在大学里任教,但她不满足自己现有的的知识储备,想进一步向世界古代史的研究方向靠拢,提升自己的学识修养,于是她考取了山东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后又努力学习考取了北京师范大学,成为一名博士生。研究学习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她遇到了许多困难,其中最大的困难就是语言关。她说: “在北师大那一年是极为痛苦的。古希腊历史悠久,研究范围领域更加宽广,所以我选修了希腊史。当时的老师是来自希腊的,只会说英语,不会说汉语,语言的障碍给我带来了很大的不便。”为了尽快改变这种被动的局面,她一方面利用业余时间补习口语和听力,另一方面,阅读了大量英文版的专业资料。梁教授说: “没有白读的书,没有白费的功。当时大量的阅读对我以后的学习研究有很大的帮助。”
  从硕士生到博士生,梁教授的研究方向一直是古希腊和古罗马。她说: “作为一名女老师,我不太喜欢将研究放到军事和政治上,而喜欢研究文明和文化。”她的博士生论文便是对古代罗马历史学家撒路斯特的研究。虽然研究这个领域的人很少,可供查阅的资料非常有限,但她克服种种困难,坚持做完这篇论文,因为她更想通过对他的研究来了解那个历史上的重要时代。
  春风化雨 授之以渔博士毕业后,梁教授选择回到德州学院继续教书。2009年,梁教授获得去美国做访问学者的机会,她说: “此次交流活动主要是进行科研反思,感受国外学术界的氛围。”也正是这次访问学习,让梁教授对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反思。在美国期间,她看到的是美国的大学生比中国的大学生更繁忙,他们需要每周写论文,修满比中国学生更多的学分。因此当她回国后,开始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更充分地调动学生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在教学中,梁教授注重发掘学生们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自己动手搜集资料,解决问题。在平时的讲课过程中,遇到有意义的学术问题时,她会将这些问题平均分配给每个小组,让小组成员之间相互配合,完成教学任务,然后她再进行指导,指出其中的不足之处,让学生自我完善。她说: “学生在自主学习历史的过程中不仅要动手准备许多方面的资料,老师也要比平时准备得更多。”这样一来,学生不仅能够熟练地掌握重难点,他们的语言表达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也得到了提升。梁教授说,她要坚持将这种方法践行下去。
  梁教授特别重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平时让同学们多写作,带领同学们写论文并将学生优秀的论文推荐到期刊发表,为同学们提供一个更高的展示自己的平台。她说: “不论学生的论文发表与否,这种尝试会对他们产生积极的影响,让他们能更清楚地了解自己,从而更好地完善自己。”
  梁教授通过学习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所以她一直鼓励同学们积极准备考研,去接触更高的学术研究领域。她说: “很多学生在这方面确实很有天赋,我真心希望他们能够走得更远,在历史学研究上有所建树。”
  潜心治学 桃李天下世界古代史是大学本科历史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在很多人的观念中,世界古代史是门既洋又古、学起来困难、学了无用的课程。但梁教授却不这么认为,她说: “虽然从事这项学习与研究的人很少,但这项研究并不是没有用的。文化不能脱离现实, ‘存在即合理’,世界古代史研究在中国从未兴盛过,但也从未消亡过,这就说明它的存在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在谈到历史学的作用时,梁教授说: “文史哲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类思想,历史同文学一样,都源于生活。学习历史就是让后人以史为鉴。”历史学家对史料进行研究,获得有价值的信息为人们提供帮助。
  对于自己以后的目标,梁老师坦言,将继续坚守心中的信念,在同学们心中播下热爱历史的种子。同时她自己也将跟随梦想的脚步不断探索,不断求新,为世界古代史的研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人物简介 梁洁,历史学博士,历史与社会管理学院副教授、党总支副书记。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是古代希腊、罗马史。近几年先后参与并主持了国家社科课题 (4-6世纪罗马帝国基督教化研究)、省级课题多项;出版专著 《撒路斯特史学思想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参与译著两部,发表论文多篇。多次获得市厅级科研奖项。担任历史与社会管理学院世界古代史、希腊罗马史、西方史学史等课程教学工作,注重把枯燥的历史理论知识与生动的语言结合起来,始终认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教学工作中重点并在实践中努力做到了这一点,所教授的课程一直获得学生的好评,多次在教学考评中获得优秀。在2007年教师课堂讲课比赛和2009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中获得奖项。2013年获得山东省优秀学位论文指导教师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