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南京工业大学 - 《南京工业大学报》

也说“双十一”
金融1401陈斯强

2015-11-15     浏览(119)     (0)

  漫步在东苑后的小道上,湿漉漉的地面上铺满了暗黄的梧桐叶,让人更感湿冷。的确,霜降早已过了,过两天就立冬了,我把手插在口袋里,想多保存些温热。
  而身边路过的两位同学的一句闲聊,却让我忘却了这湿冷,头脑一热,开始思考起来:“你“双十一”那天会把你女朋友的购物车给结了吗?”
  对哦,再过几天,可就是“双十一”“光棍节”和购物节了,我竟没有意识到这件事!作为一个学经济的,我立刻想到,淘宝上肯定要先发购物券之类的诱惑我们去购物。打开手机应用一看,果不其然,今年竟有30亿购物券用来发放!
  于是便点了一下“抢购物券”的链接,笑了一下,只有10元钱,但我也没感到可惜,慨叹钱太少,因为转念一想,我近来并没有什么需要消费的商品,作为一个理性的经济人,我也不会趁着降价去购买一些看似有用,实则无用的要去“剁手”的商品。我也知道我“双十一”那一天的是否消费对商家们没有任何影响,我个人的力量多渺小!
  还记得去年“双十一”淘宝销售额达到了571亿元人民币,凌晨刚过38分钟销售额就突破100亿;还记得在2013年的经济座谈会上,李克强总理称赞马云:“你们创造了一个消费时点!”;还记得去年“双十一”那天,我只消费了57元……淘宝、京东等各大电商,上千万的商家,数千万的从业人员,今年必将又是一场经济盛宴,而那一天,对于我来说是星期四,我要去上我喜欢的经济学课程,不参与购物狂欢节,我只需等第二天看看今年“双十一”的大数据,不至于孤陋寡闻罢了。
  “双十一”还有一个含义“光棍节”,它也带来了一个话题“脱单”。身边不少同学常用“单身狗”来调侃自己或别人的单身状态,看到情侣也会用“虐狗”来调侃自己,最近也有些同学在讨论“光棍节”如何脱单。或许是因为“光棍节”的概念被炒得太热,许多同学“被”参与了进去。实体商户也抓住这个话题大赚特赚,媒体也在大力宣传“光棍节”,进而我们便对这个节日付诸了更多的讨论与行动。据我所知,“光棍节”一词的来源便是校园文化,足以见得我们大学生思维之活跃,对爱情向往之热切。
  不过笔者也是一名单身汉,对这个“光棍节”却并没有太多感觉,笔者倒是认为感情随缘一些便好,“双十一”和平时一样做自己喜欢的事,过自己平时的生活,挺好。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面对这一个“双十一”,我们大可淡然处之,不必“剁手”,拼命“脱单”。对于我来说,“双十一”的星期四,上完课,喝些热水,晒着清婉喜人的阳光,读几页我喜欢的《我们仨》,此乐便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