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中国农业大学 - 《中国农大校报》

以自主创业的形式服务新农村建设

中央媒体报道我校08届毕业生王培东、陈勇自主创业事迹

2009-02-25     浏览(395)     (0)

王培东和陈勇在校创业成功后,参加了“联村三人行”活动,在安徽潜山县成立了自己的小农场,并利用发酵床技术养猪。他们饲养的成品猪已出栏,毛利润3万元,同时指导当地养猪场建起发酵床猪舍。他们的事迹被学校推荐为典型,号召全校学生面向基层和农村生产一线就业、创业。


  本报讯 春节前夕,新华社、中国青年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中央媒体报道了我校资环学院学生王培东和人发学院学生陈勇自主创业的事迹,中国青年报记者还前往潜山县进行实地采访。
  2008年6月,刚刚离开校园的王培东和陈勇参加了由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组织的大学毕业生 “联村三人行”活动,到安徽省潜山县梅城镇潘铺村开展自主创业。在当地村委会的大力支持下,他们成立了自己的小农场,承包、自建了6个蔬菜大棚,组织、带动当地农民共同生产、销售无公害蔬菜,经过半年多的生产实践和市场考察,大棚蔬菜的种植、销售和推广逐渐迈入了正轨。
  在生产过程中,王培东和陈勇发现利用发酵床技术养猪在当地还是空白。这项技术的发明人是我校资环学院的李季教授,而李季也正在积极推广这一生产技术,于是,师生们一拍即合,在李季教授的指导下,他们在当地建设了第一个发酵床猪舍。目前,他们饲养的第一批20头成品猪已经出栏,毛利润3万元。同时,他们还指导当地的5个养猪场建起了发酵床养猪猪舍,生猪存栏数500多头。近日,潜山县已经把发酵床养猪技术列为该县的重点推广技术项目,他们的小猪场已被县农业局确定为发酵床养猪示范猪场。
  2008年11月,王培东和陈勇被评为“安徽省大学生自主创业先进典型”。学校也把他们自主创业的事迹向教育部推荐,同时号召全校学生向他们学习,面向基层和农村生产一线就业、创业,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热潮中开创事业。 (就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