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鲁东大学 - 《鲁东大学校报》

手机 想说爱你不容易

——关于大学生“手机依赖症”的调查与分析

作者:季新月 苟淑毅 邱萍萍    
2015-10-31     浏览(224)     (1)
    在大学课堂上,环顾周围,总会发现一群低头玩手机的同学,他们全神贯注于手中的工具,仿佛讲台上老师的讲解与自己毫无关联,甚至直到身边同学提醒,“低头族”们才恍然知晓“下课了”。那么,目前大学生为何对手机如此痴迷,我们又该如何与它保持恰当的距离?对此,记者发放了200份问卷,在全校范围内进行了调查走访。
            手机依赖之殇
    “你的人生,活在别人的朋友圈里。”智能手机导致人们网络中的“朋友圈”不断扩大,而现实的朋友圈却在慢慢缩小,家庭派对、读书会、社交活动等都被“低头族”们在手机里互刷朋友圈所替代,越来越多的人沉迷于手机无法自拔,加入了“瘾君子”的行列。调查显示,79%的大学生表示出门忘带手机会感到不安,越来越多人离不开手机,患了“手机依赖症”。而对手机的过度使用不可避免地对大学生的健康和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
    经调查,有33%的大学生在上大学之后视力有所下降,27%的人表示使用手机后出现过眼睛干涩疼痛的情况,而剩下40%的大学生表示使用手机后曾有过眼部轻微不适。文学院的吕越深有体会,“我长时间使用手机后,眼睛就会疼痛又干涩,看东西会很模糊,很不舒服,而且我明显感觉我的视力又下降了。”大二的胡扬也有着相似的经历,他坦言道,频繁的使用手机,致使他的视力明显下降,到现在为止,他已经换了好几副眼镜了。然而,手机对身体的危害不止于此,手机产生的辐射对人体的伤害也需要我们每个人加以重视。据专家证实,在实验室里,手机辐射会对人体DNA产生明显的损害,由于破坏了DNA,手机辐射的危害自然会延续到下一代的身体细胞里。众所周知,细胞受到损害后会产生异变,这是癌症的主要成因之一。另外,长时间使用手机还会影响大脑的功能,造成人们记忆力减退,并伴有失眠的症状。土木工程学院的刘岐说:“最近我感觉做事力不从心,上课老是想睡觉,情绪也不稳定,医生告诉我这极有可能是我最近晚上长时间玩手机造成的。”
    校内校外,不顾过往车辆埋头玩手机的现象比比皆是,他们专注于自己的手机世界,忽视周围的一切,而悲剧往往就在此刻酿成。谈及此,外国语学院的张璇就说:“新闻上报道的类似事件也不少,前几年在学校里发生过女学生低头玩手机而遭遇交通事故的惨剧,现在想来,仍感到心有余悸。而且我发现,走在校园里,也时常能看到一些人低头玩手机而无暇看路的现象,十分危险。”
    另外,长时间地使用手机容易使人犯拖延症,对生活没有合理的规划,从而颓废堕落,影响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地理与规划学院的王琳无奈地向记者表示,她在宿舍每天基本上是“一条龙”程序:躺床上、连无线、玩手机,对于老师布置的作业总是一拖再拖,无法完成。
    网上有人将现代人玩手机和清末瘾君子吸食鸦片相提并论,贴切比喻的背后更是对现代人过度依赖手机的警示,而究竟是何原因导致越来越多的人对手机如此依赖呢?
            如此爱你为哪端
    首先,手机里的“虚拟世界”可以满足很多人在现实中缺失存在感的渴求,这是他们对手机“难以割舍”的原因之一。记者发现,很大一部分大学生沉迷于玩手机游戏,一次次的“过关斩将”,让他们在虚拟世界里“功成名就”。对此,数学与统计科学学院的蒋丁深有感触:“有些游戏很让人上瘾,因为你在里面可以找到一些在现实中难以体会到的乐趣,比如万人膜拜的自豪感,我每次把我的过级数给我的舍友看时,他们总是会有一番称赞,这让我引以为傲。”
    其次,大学生对学习生活缺少合理的规划,生活闲散懒惰,利用手机消磨时间,也是一大因素。外国语学院的章莉说道:“因为平时课少,自己也没加社团、学生会之类的,我现在对未来也感到迷茫,不知何去何从,所以只能用手机来打发无聊的课外时间。” 另外,大二的陈果这样说:“我对于选修的一些课程不感兴趣,丝毫没有学习的热情,上课时看着很多同学在玩手机,自己也会不自觉地跟着玩。”
    还有部分同学对学习产生了错误的认识,认为上课内容不是很重要,为上课而玩手机寻找了“合理”的借口。 “如果单纯是应试的话,我认为考试实行突击战术即可,上课听不听不是很重要。”大二的汪伟这样告诉记者。
            远离虚拟 丰富现实
    面对手机诸多不可忽视的危害,采取必要的措施尤为重要。为此,记者咨询了相关老师,老师给出了如下几点建议:
首先,大学生应对自己的时间进行合理有效的规划,将每分每秒都合理高效地利用起来,自然就无暇顾及手机。比如,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多参加活动,跟随社团参加慈善公益活动,积极参加各项院级、校级活动,填充自己的课余时间,调动身体各个机能的活跃度,使自己忙碌起来,便不会过度依赖手机。
    其次,走出宿舍,迈向操场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加强体育锻炼,让身体处于兴奋之中,这样,不仅可以摆脱使用手机带来的疲劳感,还可以找到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扩大人脉圈,远离虚拟世界,丰富现实生活。
    再次,大学生可以考虑多去图书馆读书,中学时期没有足够的时间读书,大学便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与书为友的机会,“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走进书的世界也就避免了手机的干扰。
    此外,努力提高自控力,有意识地强迫自己不要把注意力放在手机上,尽量不去盯着手机看,如学习的时候把手机放在视线以外的地方,这样便能够心无旁骛,也就逐步地远离手机了。
    然而,一些学生的自我控制力是有一定限度的,面对这种情况,老师给院系建议:“虽然学生的自制力有限,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外部因素来约束他们,进而帮助他们。为了让学生安心学习,“手机上墙”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将手机统一收起来放到收纳袋中挂在墙上,如此,自习课远离了手机,学生便可免受外界因素打扰,静心学习了。”另外,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安排使用手机的时间,上课时同学之间互相监督,卸载或不安装一些游戏软件等都是切实可行的方法。
    专家建议,睡觉时要将手机放在远离身体的地方,将手机关机以降低辐射对身体的影响。而且,正确的使用姿势也很重要,不要躺在床上或者是趴在桌上使用手机。另外,减少手机的使用时间也是降低危害的必要措施。
    智能手机的的普及对人类来说的确是个福音,你若科学适度使用,它便助你良多;你若过分依赖,沉溺其中,它便会影响你正常的生活。说到底,在人类面前,手机只是工具,而不是“密友”,更不是可以奴役我们的主导者。因此,科学合理地使用手机,将它对人类的作用发挥到最大才是明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