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江西师范大学 - 《江西师大报》

黄山游记

作者:□体育学院2013级 赖勇    
2015-09-15     浏览(161)     (0)

  黄山就是一座特别奇怪的山。黄山的前生是黟山,黄山是唐朝以后改名所称,意指皇家之山。对于这样一座名山,有着美丽动人的躯体似乎是应该的,而被皇帝看中,更是不足为奇。
  从黄山火车站出来以前,窗前一划而过的山体已让我充满幻想。看见乡间一条画有自行车道的马路,我心里有着一种飞起来的快乐。放眼望去,山脚下以及半山腰上,被簇拥的茶树装点得赤眉如画。
  出了黄山火车站,就有屯溪到汤口的小客车。到乘坐中心换开往黄山入口的巴士。坐在巴士上,感觉生命的另一半就给了开车司机。巴士驰骋在镶有音符似的盘山公路上,随着惯性原理,坐在靠近山体外侧的人总是莫名地感觉到下一秒就要冲出车窗飞向壮美山河的世界。据开车司机透露,每个司机一天只需跑上三四趟就可下班。
  从巴士下来,耳鸣逐渐消失。走过一段路,我来到景区售票窗口,有徒步登山窗口,也有缆车窗口。我最终选择徒步登山,从进入景区那一刻,想着外面写着登上山顶大概三小时。于是,作为一个登山者,我加快了脚步。看着一个个挑山工一步一个脚印,沉重的食物压弯的不只是竹条,还有那结实的身躯。露出在外的小腿肌肉,硕大而畸形。望着那些背影,大丈夫顶天立地、敢于担当的伟大形象油然而生。赶超在这些挑夫的前面,我没有一丝丝的欢喜,反而觉得有一丝丝的羞愧。就这样,我一直在超越,早已汗流浃背,赶到白鹅岭时已过了一小时,拍了些照片后,继续登向海拔1860米的光明顶。过了五十分钟左右,来到了没有张三丰却有张三丰之传说的光明顶。顶上挤满各种游客拍照留念,似乎光明顶之战不曾间断。逗留片刻,我飞奔而下去北海,很快就来到黄山景区中心地带,看到一个锈迹斑斑的篮球架和一把金色同心锁。随后赶到妙笔生花、的骆驼山对面俯瞰黄山奇石。此后,便是原路返回,下山途中,一场雨来一阵晴。刚才山顶还阳光明媚,这会儿半山腰大雨倾盆,但走着走着雨也不见了。
  下到乘车处,才是中午12点,上山下山也就三个多小时。我虽不曾至西海,但很满足。生活不是所有的目的地,选择了就出发,回来就开心。一路的艰辛并不等于收获的美景。有些旅途,也许过程很漫长,收获很有限,但这些不会成为我们成功道路上的绊脚石,因为绊脚石有时也是一种助跑器。
  黄山归来,进入学习模式,也等待着下一次的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