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 7月4日上午,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理事会第五次会议在学校行政楼219会议室召开。市委副书记、市长陈良贤、中国工程院院士、电子科技大学校长李言荣作为学校理事会理事长,率全体理事会成员共聚莲峰山,畅谈合作发展,擘画学校发展蓝图。副市长吴月霞主持会议。
“作为中山市自己的大学,中山学院有责任有义务发挥人才高地作用,提升创新能力,主动融入到中山市创新驱动战略的各项事业中。这就要求我们搭建科技创新大平台,形成技术攻关合力,助推中山产业转型升级。”会上,徐建华院长首次向理事会提出建设新研究院的设想,得到理事会成员的一致赞同。
徐建华院长从学校“质量立校、人才强校、文化兴校”三大核心战略实施情况、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和提升服务地方能力两大高校功能的发挥情况等方面汇报了学校发展情况。同时,他梳理了合作办学以来学校发展脉络,从土地面积、办学规模、生源质量等方面,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分析了学校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突围思路。
理事会听取并审议通过了徐建华院长所作的院长工作报告和财务处处长何柱姿所作的学校财务工作报告。
中国工程院院士、电子科技大学校长李言荣对中山市委市政府一直以来对中山学院发展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他说,从“中山大学孙文学院”阶段到“中山学院”阶段,再到“电子科大中山学院”阶段,中山学院发展所走过的历程,正是中山市委市政府带领中山人民探索高等教育发展之路的奋斗历程。当前,国家高等教育正朝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方向大步迈进,自2002年合作办学以来中山学院确立的 “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定位是符合国家高等教育发展大势的,是正确的,是有广阔发展前景的。他表示,电子科大将与中山市委市政府一道,协同创新、合作共赢,共同把中山学院办好。他对中山学院发展提出了三点期望,一是继续坚定不移走内涵式发展之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二是不断提升科技创新和服务地方能力,在中山市创新驱动战略实施进程中有所作为;三是以“互联网+”的思维推进学校发展各项工作,进一步擦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品牌。
市委副书记、市长陈良贤对电子科技大学和中山学院领导班子以负责任、敢担当的务实态度推进中山学院发展表示欣慰。“一个地方经济社会文化要发展,必须要教育先行,必须要有高水平大学作支撑。”陈良贤表示,中山市委市政府向来重视教育,并将进一步加大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支持力度。他强调,创新驱动是国家和广东省在新时期的发展战略,作为中山自己的高校,中山学院应当承担起历史的重任,成为中山科技创新的主阵地和主引擎,推动中山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在中山推进创新驱动战略过程中,他希望中山学院成为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孵化器,孵化出创业创新的人才的同时,孵化出技术和成果。 陈良贤还特别指出,希望中山学院以严谨、敢于担当的精神,成为创新合作办学的领头羊。在现有联合培养研究生、“2+2”人才培养模式等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思路、新路径,进一步与中山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特色 “接地气”。他表示,市委市政府将一如既往支持中山学院越办越大、越办越强、越办越好。
出席会议的理事会成员有:中山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吴月霞、市政府秘书长李俊、市发展改革局局长黄桂光、市教育和体育局局长李长春、市财政局局长林凯、电子科技大学副校长朱宏、电子科大合作发展部部长徐红兵、中山学院院长徐建华、中山学院党委书记郝钦伟、中山学院教授赵晷湘。中山市委市政府和电子科技大学相关部门领导、中山学院校领导与会。 (学院办公室 曾欢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