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理工大学 - 《长沙理工大学报》
9.3抗战胜利日阅兵观感
胜利日阅兵亮点多
9月3日,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式,亮点特多。比如接受检阅的增加了抗战老兵乘车方队,增加了五大洲17个国家的军队方队或代表队。又比如参加检阅的增加了许多国家的总统和高层领导人,如俄罗斯总统普京、韩国总统朴槿惠、捷克总统泽曼等;增加了台湾的爱国同胞和抗战老兵,如国民党前主席连战等;增加了抗战将领的遗属和后人,如张治中将军的女儿张素久,陈纳德将军的夫人陈香梅等。再比如受检的武器装备有坦克、战车、火炮、导弹、无人机等,其中84%为首次亮相。此外,还增加了女仪仗兵,增加了旗手排面,增加了军校学员合唱队等等。其中最令人感奋的亮点是,所有中国军队方队,无论是地面徒步方队,还是地面装备方队,或者是空中飞行梯队,全部由将军领队。年逾半百的将军们,或迈着矫健的步伐,或挺胸昂立车中,或驾机飞越长空,一个个英姿飒爽,豪气凌云,充分展示了中国现代化军人的风采之美,素质之高。更重要的是,这个亮点同时彰显出了习近平主席治军、治党、治国的新特色、新面貌。所有领导干部,无论何时、何地、何事都必须身先士卒,率先垂范,都必须清廉干净、联系群众,决不能当官做老爷、决不能庸庸碌碌、无所作为,更不能吃喝玩乐、贪图享受甚至受贿腐化,买官卖官。
面对视频中的每一个画面,心中滚动着一阵接一阵的震撼,生发出一个又一个的感叹:伟大的军队正在日益强大,伟大的祖国正在日益昌盛,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不愧为领导中国人民不断走向胜利的中流砥柱! (郑延国)
观9.3阅兵式有感
五千度春秋,潇潇风雨的洗礼曾使得这片古老的黄土地满布疮痍,暗黄的宗卷上记载着它多舛艰辛的奋起史,然它历经沧桑而不衰。
曾几何时,日寇的铁骑肆无忌惮地践踏在中国的大好河山之上,烧杀掳掠荼毒生灵,所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正当国家处于风雨飘摇之际,我们英勇的中华儿女迎难而上,抛头颅、洒热血。于是一时间,两军对垒,战鼓咆哮,炮火纷飞,星星之火终燃成燎原之势。
而今,70年前的硝烟已然散尽。而今,海晏河清、山河振奋。但历史不应该被遗忘,亦不容许被遗忘。
遥想当年,为了心中神圣不可侵犯的祖国,抗日儿女不惜挥掷自己的青春和热血,终于扭转了国之将亡的危局,共同支撑起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那用血汗谱成的凯歌是英雄的进行曲,铿锵激昂,永远鼓舞着我们向前进!
纵观现今,艳阳高照天。天安门广场上,一排排整齐的方阵待命欲发、人民军队迈着矫健的步伐,雄赳赳、气昂昂。先进的装备,昭示着中国已经拥有了与泱泱大国相匹配的国防力量。最让人动容的,莫过于抗战老兵方队。虽然他们现今已白发苍苍,但正是他们用自己的双手,为人民撑起了头顶的一片天。所有这些,让人不由慨叹:壮哉,我大阅兵!壮哉,我大中国!
中国,于激流中勇进,如同喷薄欲出的朝阳,必将在炊烟袅袅的蓝天碧空中高擎起一面“欲与天公试比高”的战旗。愿国祚长绵,昔日的黑夜被雄鸡唱破,耀眼的光辉必将洒遍神州大地960万平方公里的每一寸土地!
(城南学院张玉萍)
和平的颂歌
9.3,中华抗战胜利70周年;9.3,人类胜利70周年。我能感受到,中国,在战与火的岁月中正向世界,用庄严而温和的方式发出“世界和平”的喜帖。马克思学说是人类发展史上的巅峰,而中国,用八年的抗战、用血与肉的堆积,助力着和平的堡垒。这次,阅的不是武力,而是和平。960万平方千米的疆土,用这种贯彻天下的方式,规劝天下。
抗战胜利70年,用几十分钟对一路走来的不易做深沉的缅怀,早已足够!历史苍老的年轮,在老兵脸上写着;岁月刻下的痛茧,用科技往肩上扛着。在新和旧的指尖流缝里,在乱与安的辗转间,纪念抗战胜利70年,就是对世界和平、友好的贡献。叩问心田,肝胆向天!我感觉到,感觉到像是有一种大同的蓝天,武器没有了硝烟,人民军队,只是保卫着人类的大家园。对我来说,军事实力只是代表和平,一种希望普天共安的目标。用最能感受的正义为人类所用去体验,寻找最平安的世界。
历经八年抗战,胜利的喜悦延续70年。这一刻,我相信,“辩证唯物主义”所诠释的世界已不再遥远。旋转在昨天与当前,阅出来的结果,就是向往着普天同安! (城南学院 刘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