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湘潭大学 - 《湘潭大学报》

李佑新代表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2015-09-10     浏览(178)     (0)

文章讨论了学校发展规划在党代会上的讨论,认为学校在新的国家战略层面下有发展机会,应将战略目标落实到学院和学科的实际工作当中。文章还提到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基础和特色,以及开展协同创新的计划。





  这次党代会讨论学校发展规划,我觉得很好。我认为学校这次党代会开得十分及时,因为正好是国家制定 “十三五”规划的重要时期。从宏观上讲,国家有关教育的发展战略已经有一些明确的做法或提法,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淡化过去的“985”、“211”这样的高校头衔,在某种意义上来讲是对全国高校的一种重新洗牌。“十三五”规划,以及国家教育的发展战略,现在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其实这也就给了我们湘大一个发展自身的机会,我们学校就很有可能在国家新的战略层面下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对于努力发展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这个层面,我们学校仍需要很长时间的努力,需要尽量争取。但是比较现实的就是,也是我们学校力争要实现的,就是在未来的五年以及相当长的时间内,我们学校的某些学科进入到国家一流学科或者是世界一流学科的行列当中。这些都是我们学校通过整合资源,学科建设后很有可能实现的。
  所以,对于我们学校“十三五”规划中提出的高水平、现代化大学建设的三个版本,有近期的、中期的、长期的,我觉得是十分切实可行。对于提出建设高水平、现代化大学建设的三个阶段性目标,我觉得只靠理解是不够的。在国家新的战略层面下,在高校之间日益激烈的竞争中,最关键的问题在于我们的学院、我们的学科要如何做好自己的规划,要怎么把学校的战略目标落实在学院和学科的实际工作当中。
  就马克思主义学院来讲,我觉得我们是有基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可以争取进入国家一流学科当中的。
  首先,它有比较扎实的基础,有国家重点学科,有2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有教育部2个培训基地,还有2011协同创新中心。更重要的是我们有特色,有毛泽东思想研究的特色,并且在国内已经有重要的影响。在国内高校中,具有我们这样基础和特色的学校和学科不是很多。
  其次,我们这个学科还具有兼容性,能够整合全校相关的学科群,像党史、哲学、红色旅游、理论经济学,以及政治学等这样的学科。
  再次,我觉得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要有在国内争取一流学科的计划,应该更多地开展协同创新,我们要充分利用毛泽东思想协同创新中心这样的一个机制,首先要在校内开展协同创新,要打破院系的壁垒,携手相关院系的研究力量到我们协同创新的行列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