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海峡两岸妈祖文化学术研究成果交流,扩大海峡两岸妈祖文化合作研究,促进妈祖学学科的构建和发展,2015年6月11日至12日,由莆田学院妈祖文化研究院、莆田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联合承办的第七届海峡论坛·妈祖文化活动周———“妈祖文化与海上丝绸之路”论坛于福建省莆田市湄州岛举行。
来自北京、台湾、上海、陕西、福建等地各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参与本次论坛。大家就妈祖文化与海上丝绸之路相关问题,展开了热烈、全面、深入的交流、研讨。大会有三个分论题:妈祖信仰与台湾、深化莆田与台湾经贸文化等交流合作的途径、妈祖文化与海上丝绸之路。
一、妈祖信仰与台湾
妈祖信仰在台湾已成为社群意识整合的一种主要力量,通过现代传媒的传播,台湾的妈祖信仰在世界华人当中的影响无远弗届。与会专家从不同视角探讨了台湾妈祖信仰的相关问题。台湾空中大学蔡相煇指出,妈祖信仰是台湾民间最重要的信仰,关渡宫虽因社会治安需要创建,但吸引各地华人及海商前来台北朝拜的还是妈祖海神信仰的力量。台湾铭传大学吴惠巧运用田野调查法与文献回顾法,对台湾港口宫附近居民进行调查,探讨了港口宫妈祖灵验事迹及社会群体意识。福建师范大学郑衡泌从妈祖信仰和临水夫人信仰在台湾的分布入手,总结两者在分布态势、发源地、神格特征、神祇功能和信众群体等方面的差异性。
二、深化莆田与台湾经贸文化等交流合作的途径
近年来,莆田与台湾的交往领域已从传统妈祖进香朝拜活动拓展到多个新领域。以妈祖信仰为桥梁,莆田积极促进对台经贸、旅游、农业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对此,与会专家分别从不同视角展开探讨。台湾桃园创新科技学院蔡泰山指出,要让妈祖文化成为城市发展重要的文化内容,积极创建妈祖文化品牌与妈祖文化创意产业。陕西省社会科学院陈文龙以妈祖信仰历史上出现的几本经典为例,总结道教、儒家在妈祖信仰神圣化和正统化的实践路径中扮演的角色。厦门大学陈支平结合相关史料,叙述了清代以来福建商帮包括台湾商人在宁波的活动及其修建天后宫作为闽台商人会馆的情况。福建师范大学李庆华认为,妈祖文化是中国民间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构建海峡两岸民众不可分割的民族感情纽带。莆田学院黄瑞国认为妈祖文化融合儒释道文化与海洋文化的精华,具有世界文化的共性,代表着人类共同的价值取向,是东方海洋文化的一面光辉旗帜。
三、妈祖文化与海上丝绸之路
新形势下发掘妈祖海洋文化精髓,发挥妈祖海洋文化优势,打造新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将妈祖海洋文化所蕴含的传统价值进行现代转化,对发展我国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对宣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与经济硬实力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此,台湾空中大学施义修指出应当以莆田妈祖庙起源为始,逐步影响其他民俗信仰宫庙,促进海峡两岸地方产业发展的同时,开创海上丝绸之路新里程。中国国家博物馆李秀梅认为,整理各地妈祖传说、整合各地妈祖崇拜仪式、研究各地妈祖遗迹、修缮各地妈祖祭庙,特别是从起源、传说、神化过程、信仰体系、祭拜仪式等方面全面整合国内妈祖信仰,并结合新时期社会文化特点,打造有利于东亚东南亚共同发展的妈祖新形象,是完成21世纪海洋战略的必要举措。厦门大学陈衍德从海洋文化视角论述了上古时期至鸦片战争之前中日两国之间的贸易往来与人员交往情况,为进一步研究妈祖信仰在日本的传播作历史铺垫。莆田学院孟建煌指出,海上丝绸之路为妈祖文化的传播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使妈祖文化能够传播到世界各地,并且与当地的文化和谐共生。妈祖是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天使,妈祖文化在建设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具有文化先行的意义和作用。
张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