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海洋大学 - 《大学生村官园地》
周楠:“互联网+”让“叮当河大米”畅销全国
有身份证的大米一斤卖20元
作者:张创举 陶 莎
灌云县东润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采用二维码宣传大米信息,通过大学生村官周楠的市场营销专业知识,逐渐打开销售局面,实现年销售收入2400万元,成为灌云县重点民营企业。
“我们这儿的大米能卖20块钱一斤。”近日上午,灌云县东润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庆秩对笔者说,“我们大米包装盒上有二维码,只要用手机一扫就能了解大米所有信息。”20元一斤大米听起来不可思议,但是事实确实如此,王庆秩所说的二维码就是财富的秘密所在。
灌云县东润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0年,有一个接地气的品牌叫“叮当河大米”,因产自灌云县重要饮用水源地叮当河畔而得名。起初,合作社遭遇手中拥有优质米源却无人识货、卖不出好价钱的困境,一时间无法打开市场。“合作社刚成立,又没有资金投入进行宣传,看着猪肉卖出白菜价,心里确实不是滋味。”不光是王庆秩,所有社员心里都着急,就是找不到销售突破口。
2011年7月,周楠成为一名大学生村官,来到东王集乡六里村任党总支委员。通过县委组织部开展的新任村官“熟悉乡情村情调研月”活动,周楠了解到东润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情况,便利用自己所学市场营销专业知识,经过调研分析,写了《关于叮当河稻米销售建议》 的调研报告。“看到小周的报告,我就觉得小伙子不简单,我们大米有希望了。”王庆秩说起当时情形还有些激动。
2012年5月,周楠采用“挂靠”灌云农业网的方式,建立一个子页面,在子页面上发布大米从种植、生产、加工、包装、成品整个生产过程的视频,配置中国有机产品标识和生产许可图片,以及产品简介、产地、营养成分表等。2012年10月,周楠又与专业合作社商量在叮当河大米包装盒上设置二维码,客户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后,就可以进入叮当河大米页面浏览所有信息。周楠说:“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可以利用灌云农业网的政府权威性,很快得到客户的认可,另一方面加大了宣传,扩大了影响力。”
通过该方法,合作社逐渐打开销售局面,销售额逐年增加。如今专业合作社成立了一家贸易有限公司,年产叮当河大米120万斤,实现年销售收入2400万元,成为灌云县重点民营企业,产品不仅畅销本省,还远销广东、贵州、浙江、上海、北京、山东、甘肃、陕西等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