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云南大学 - 《云南大学报》

杜洋: 每天进步一点点

作者:陈茵茵    
2015-05-29     浏览(94)     (0)

  洋溢着春日气息的银杏道,铺满历史厚重感的九五台阶,三月末的云大似乎因几位杰出校友的到来更显生机。初见杜洋女士,从她举手投足间散发出的温婉气质使人很难将其与那位涉猎通讯、养生等多商圈的企业人联系在一起。
  作为2006级云大法律系的毕业生,刚离开大学时,杜洋和大部分同系同学一样投入了公务员考试和司法考试的大潮中。为了考试一天只睡三个小时的那段日子在她心中留下了无法磨灭的记忆,但无奈于行政单位的激烈竞争,面试失败的她一度处于无所事事的状态。一次机缘巧合,杜洋听说了一位同学在经营手机买卖,不甘于在大好年华碌碌无为的她萌发了做生意的想法。
  点点通讯公司,从2007年4月发展至今已有近十家分店。为什么叫点点呢?对于这个问题,杜洋说,在经营公司之初,她对自己的要求就是,“每天进步一点点”。只要每一天有一点进步,对于她来说便很心满意足了。这番话不禁让我们在脑海里勾勒出了一个勤勉向上、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初创业者形象。一直到今天,点点通讯公司仍然秉承着这样的理念奋斗在通讯行业。
  回忆白手起家的那段年月,杜洋脸上浮现更多的是对曾经的苦难的感激。多少的沧桑,再回首,早已随着阅历的增长慢慢变得云淡风轻。通讯行业是一个对信息流通速度、交通便利程度要求都极高的行业,在地理位置相对闭塞的云南,为了推广自己的产品,杜洋下了不少的功夫。在那个时候,电商的概念对于大众来说还比较模糊,对于一些人来说甚至是闻所未闻的新鲜事物。然而杜洋看到了它广阔的发展前景。由最开始的腾讯QQ,到如今的微信平台和淘宝商务,世界发生了巨大变化,身处该行业的杜洋比常人拥有更加敏锐的感受。进货、宣传、营销、售后,在这一个人扛下所有环节的过程中,她把自己炼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女汉子。她说,“青春也不过是肆意张狂的几年,宁有过错,不要错过。”正是这样勇敢的想法,三年前,不希望错过商机的杜洋做了一个今天回忆起来仍然是一场冒险的决定——去老挝扩展自己的通讯产业。然而现实的情况却大大出乎了她的意料。在首都万象的大街上,她看到的贫穷,比想象中更加肆虐。买不起皮鞋,许多人只能穿着破旧的拖鞋:买不起小轿车,许多人开着拖拉机代步。手机对于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是奢侈品,想要找到产品的市场希望渺茫。最糟糕的是,在手机信号十分微弱的老挝,她与国内失去了联系。两个多星期的失联,把她的家人朋友都急坏了。在几乎是山穷水绝中,不甘于就这么放弃的杜洋在阴差阳错中寻到了此行的意义——将老挝珍稀的土特产投入市场。无心插柳柳成荫,“点点土特产”诞生了。
“点点土特产”在后来的发展中逐渐强大。最开始所期盼的“点点”经历了由点到面,再由面到体的过程。杜洋觉得自己在二次创业中收获了许多。直到今天,她从未忘记“每天进步一点点”的初衷,从未停止过前行的脚步。普洱茶、玛卡、辣木籽、沉香,这些琳琅满目的产品在她的眼中都存在着鲜活的商机。她开玩笑地称自己是一个瞎折腾的人,但若没有那次勇敢的尝试而安于现状,谁都无法想象今天的杜洋是什么模样。“当你太顺从生活,它就会瞧不起你”,杜洋说。
  回顾在创业中成长起来的过程——尝试、坚持、勇气,这三个词,在杜洋的人生中显得意义非凡。从农村的平凡出身、在云大的学习,到奔向创业的勇气、寻找“跨界”商机的不折不挠,这一切,正与她“每天进步一点点”的初衷相同。杜洋做到了,带着今天的成就,回到了母校,为即将踏上创业的云大学子带来了力量。
  采访在轻松愉悦中接近尾声。对于她来说,母校云大是埋藏着她风华正茂的青春和怦然心动的爱情的地方。任何一处古朴建筑和绿草坪,都充满着令她恍惚的回忆。谈及如果有机会是否愿意重回大一时20岁的自己时,杜洋给我的答案是否定的。“与20岁相比,我更喜欢现在的自己。时间是一把刀,刻下好多伤痕。但最终也把我雕成了一朵花,如约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