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三峡大学 - 《三峡大学报》

“高志航路”落户三峡大学西校区

作者:王军,余东山    
2015-06-23     浏览(139)     (0)

  本报讯(通讯员王军、余东山)近日,三峡大学西校区(原宜昌医专)校园内主道路上竖起了两块醒目的道路指示牌“高志航路”。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缅怀为抗击外来入侵而舍生忘死、英勇杀敌的抗日英烈高志航,激发广大师生的爱国热情,丰富和完善宜昌的抗战文化历史,增强对台湾同胞及海外华人华侨的凝聚力,经研究决定,学校将三峡大学西校区主道路命名为“高志航路”,并正式向社会公布。
  高志航烈士系抗日战争时期的空军英雄、电视剧《远去的飞鹰》中高志航的人物原型。2014年9月1日,国家民政部公布了300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人物,高志航烈士名列其中。高志航1907年5月14日出生于辽宁省(现吉林)通化县,早年考入东北陆军军官学校,1925年赴法国学习飞行;19岁以优异成绩学成回国,被张学良将军任命为东北航空处飞鹰队少校驾驶员,先后任飞行教官、空军驱逐机第一队队长、空军第六大队队长、空军驱逐机部队司令兼第四航空大队大队长等职务。
  高志航作战英勇,他领导的航空大队在抗战初期立下赫赫战功。1937年11月21日,高志航奉令去兰州接收苏联援助飞机,在转场返回河南周家口机场时遭遇日军战机袭击,在日机的俯冲轰炸下率战友迎敌,在飞机滑出跑道的瞬间被日军战机投下的炸弹命中,不幸以身殉国,时年30岁。
  高志航牺牲后,国民政府和军事委员会追授高志航少将军衔,准备将其灵柩由湖北宜昌经水路送往重庆厚葬。由于当时敌机轰炸频繁,宜昌码头混乱,战事紧张,出于安全考虑,1938年初,由宜昌二马路天主教堂神甫龚澔等人就地将高志航安葬。因战乱加之时间久远,具体安葬地点一直未能找出。直至2010年清明节期间,据知情人提供线索并经相关部门核实,发现其安葬地是现宜昌市夷陵大道181号三峡大学西校区院内,在2棵香樟树与1棵桂花树之间,故将此路段命名为“高志航路”。
  据悉,宜昌市政府近期还将在“高志航路”附近建设高志航纪念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