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山东财经大学 - 《山东财经大学报》

MPA学院:
 院小志向高

2015-06-18     浏览(54)     (0)

MPA学院:
   院小志向高
本报记者 泥霓
  在MPA学院院长张宗坪看来,MPA(公共管理学硕士)不仅仅是一项专业硕士学位,还被赋予更多的含义:
  MPA是一群人,一群勤奋好学、敬业忘我、有责任感、敢于担当的人;MPA是一种理念,一种公务员职业化的理念,现代公共管理的理念;MPA是一种精神,一种崇尚公平、追求和谐、勤政为民、依法行政的精神。


  MPA是一群精干的管理人员。张宗坪介绍,MPA学院包括班子成员在内共有6名管理人员,是我校最小的学院管理团队。合校以后, MPA教育中心升格为学校直属的独立教学单位,后更名为MPA 学院。迄今为止,MPA教育在我校已有近十年的历史。
  MPA是一群来自于学校经管学科的优秀教师。张宗坪告诉记者,“学院借助全校雄厚的师资力量,从全校范围内选择教学效果好、经验丰富的教师为MPA学生授课。现有教师118人,其中专职教师72人,兼职教师46人。这些优秀教师将各自研究领域的专业背景和前沿知识信息带入课堂,不仅将知识深挖,更扩宽了MPA学生的视野。”
  MPA是一群在全省各地工作、在财大校园里相识相聚的优秀学生。2015年,学院招生人数达到213人,再创历史新高。“我们的学生来自于山东省行政事业单位各个部门,通过国考、省考的选拔,经过工作岗位的历练,重回学校,寻求自身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这些学生很优秀,很刻苦。”副院长徐晓雯告诉记者。
  这群人的MPA,得到社会各界广泛认可, 教育质量不断提升,尤其在招生数量、生源质量以及考录比例等方面,成绩显著。
  2012至2014年,单证班录取平均分超过全国71.32%、72.78%、68.88%的学校,连续三年位居全国102所MPA院校前1/3。2012至2014年,双证班报录比(报考人数与录取人数之比)保持300%以上,2014年报录比超过500%。2014至2015年,单证班、双证班全国联(统)考平均成绩均居全国前列、山东省首位。招生人数连年增加,在省内10所MPA培养院校中位列第一。
  一直以来,学院积极探索、开展符合MPA学生特质的学生活动,多措并举提高MPA办学质量,为学生留下属于MPA的记忆。通过素质拓展训练培养学生团队精神,组织学生前往乐陵参观新农村建设以及了解当地经济发展情况。为了更好地建立MPA学生交流平台,学院于2015年1月建立MPA校友会,使我校成为较早拥有MPA校友会的院校之一,也为学院发展创造新的机遇与空间。

理念
  MPA又是一种理念,一种特色鲜明、政校联合、立足山东、服务社会的理念。
  作为省内唯一一所依托于财经类院校的MPA学院,学院一直秉持“以需求为导向,以质量求发展,以特色树品牌,以服务社会为目的”的办学理念,经过八年实践,逐步明晰办学优势,打响了属于山东财经大学的MPA教育品牌。
  学院依托我校经济、管理、财税以及金融等高质量学科,凝练公共财政与税收管理、金融服务与管理、公共财务管理、社会保障管理以及政府管理五个专业培养方向。MPA学生的工作内容与经济管理学科紧密相连,学院根据学校学科优势,在课程设置方面突显财经特色,与MPA学生需求相契合。
  学院面向行业,积极推进部门联合。学校与山东省国税、地税系统长期保持战略合作关系,签订联合培养协议,七年来共为山东省税务系统培养公共管理人才300余人,既提升了山东省税务系统干部的学历层次和专业素质,为政府服务能力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又创新性地拓宽了招生渠道,缓解了MPA教育生源危机。
  学院立足山东,面向全国,服务地方特色经济社会发展。学院以强化地方政府治理能力、提升政府绩效和服务政府管理需要为培养目标,培育高层次公共管理专门人才,服务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为代表的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精神
  MPA还是一种精神,一种教书育人、严谨治学的精神。
  为了使授课更加深入浅出,学院在MPA教学中采用课堂讲授、研讨、案例分析、模拟训练等多种教学方法。MPA 学生至少拥有两年工作经历,来自于政府部门以及非政府公共机构,他们学习目标明晰,针对性强,渴望掌握工作中实际需要的技能与知识。
  如何让这些学生在温故的同时实现更高台阶的知新?案例教学方法是良方。
  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和抉择,案例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学院开设的与公共管理实践相关的课程全部使用案例教学方法,每门课平均采用2-3个案例,并成立案例教学研究中心。三年来,学院在13门课程中共使用教学案例30个,编写原创案例13个,其中张宗坪教授《“以房养老”是馅饼,还是陷阱》和财政税务学院武辉教授《汶川大地震中的心理救援》两项优秀案例入选教育部和MPA教指委的中国专业学位教学案例中心案例库。
  为了保障教育教学质量,培育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除课堂教学外,学院严抓论文质量。
  实行双导师制,组建了一支实力雄厚的导师队伍。在已有硕士导师资格的教师当中,根据专业方向,选出校内导师52人, 其中教授51人,博士43人。借他山之玉,选聘44位具有丰富管理经验的学者型官员作为MPA专业教育的校外导师,负责学生的社会实践、实习、论文开题、答辩指导等工作。
  在此基础上,学院从开题、中期审核、检测、评阅、答辩等方面严把论文质量关。今年,又新增“再评再测关”新政策,即论文上传知网之前,抽取不少于50%的论文进行再检测,检测不达标一票否决,论文综合成绩的后10%须再次评阅,通过层层把关,提高MPA论文水平。
  不懈的积累收获了今天的成绩,又激励着MPA学院更加奋力前行,精益求精。张宗坪感慨“学院上下感到自豪的同时也深知肩上的担子有多重。”MPA学院正一步一个脚印,不断探索,稳步前进,谱写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公共财经管理人才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