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天津工业大学 - 《天津工业大学报》

前行的力量

———记首届校园黑马创业大赛天津区冠军获得者、我校纺织学院非织1101林标祥

作者:学生记者 张烁 罗书瑾    
2015-06-01     浏览(35)     (0)

林标祥是一位年轻的创业者,他创办了天津逸漫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和同窗兼职平台,并获得百万级天使投资。他建议大学生应该多积累经验和增加自身价值,并希望自己的公司能够成就更多的人。他的公司已经从小有规模的企业发展壮大,用户越来越多,未来将拓展国际义工服务。

林标祥近照

   林标祥,1992年生,天津工业大学纺织学院非织1101班学生。大学期间一直从事创业工作,大一便赚得人生的第一个十万。2013年创办天津逸漫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截至目前经营良好并被认证为科技型中小企业。2014年创办同窗兼职平台,成立天津九零同窗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曾获得天津各大报业媒体、天津电视台、天津广播电台报道,获得北京晨报封面推荐。带领同窗兼职团队赢得2014ELIFE首届校园黑马创业大赛天津区冠军,获得中国区二等奖,同时获得天津安正路投资机构百万人民币天使投资。
  中等的身材,简单的黑色T恤,白色运动鞋。眼前的林标祥走出办公室似乎马上就会被淹没在普普通通的大学生人群里,他递出的名片上的头衔又轻松把他从人群中区分了出来:同窗兼职创始人兼CEO。就是眼前这个普通的大学生在几个月前为自己创立的公司拿下了一百万的投资,他的这所公司更被风投估值为千万。

萌芽与曙光 

    2012年的暑假,林标祥的大学生活刚刚过去一年,当同学们还沉浸于大学的新鲜感中时,他已经开始为自己的梦想奠定最初的基石。创业的理想诞生后,林标祥的努力就从来没有停止过。他深知所有的理想都是需要条件的,所以他在大二时利用课余及暑假的时间兼职做房地产销售,在这期间,他凭借自己的才能和努力赚到了十几万元,这也成为了林标祥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我们要让自己有价值,年轻时就要去体验。”这句话是林标祥对自己的鼓励。大三时,他遇见学长张磊,创业也渐渐有了眉目。2013年林标祥创办了自己的第一家公司———天津逸漫科技有限公司,这也是他创业的一个起步。做了一定的市场调查后,他和自己的创业团队又把目光放在了兼职市场上。
  “兼职市场很乱,一点也不规范,做市场调查时,在网上兼职信息中,约了20个商家,最后能见到面只有三四家,好多黑心的商家或者兼职中介都是在吊学生,好多学生都吃了假工作和黑中介的亏但却有苦说不出。”林标祥说。于是,他决定设计开发一款能为在校大学生提供有保障兼职平台的手机APP———同窗兼职APP。同窗APP在一次大学生创业比赛中脱颖而出,顺利拿到了一笔百万级的天使投资。去年11月天津九零同窗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如今,这个多数由在校大学生组成的公司已运行一年,通过努力,“同窗”这个大学生兼职平台拥有了三万多名用户。
  “同窗兼职”APP最大的特点就是提供兼职岗位的商家均要经过实名认证,这也使这个兼职平台更透明、更安全。“我们对每个商家的信息进行审核之后,再去做实地考察与认证。同时,也在不断完善平台的监控机制,一旦有3个不同的用户投诉同一个商家,便会将其列入后台警戒线进行重新核实,确定其存在问题便会自动将其信息屏蔽。”林标祥这样介绍。
  “我想做的是真正有意义的事,让兼职带给大学生职业体验,为大学生提供安全有保障的职业体验平台。”林标祥眼神坚定地说。

团队的力量

   “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要坚持。”这是林标祥作为一个创业者最深的体会。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并且已经认定这条路值得自己去付出,那么就不要放弃。
  林标祥出生于广州的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他从大一开始努力工作攒钱,公司的启动资金全凭自己一点一点的赚钱积攒。公司起步的时候非常艰难,很多时候都难以支持下去,开始时他为了找到一个技术上的合伙人走了无数地方,却总是被各种各样的理由拒绝。
  林标祥告诉笔者,最困难的时候往往都会出现缺人缺钱的现象,但是问起解决方法,他却用很简单的两句话回答:“缺钱的时候就想尽办法筹钱,缺人的时候就去找人帮忙。”这看似简单的两句话却里包含了林标祥一路走来的无数辛酸苦水。林标祥说:“有一次,因为年后要开发项目,所以公司中出现了人员的变动,那段时间一个人要当五个人用,每天的睡眠时间常常不足五个小时,项目还容易停止,整个团队陷入了两难的境地。”然而,那时的林标祥依然保持着冷静,他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工作中,一步一步地艰难前行,带领大家群策群力,最终渡过了难关。“虽然有时真的很累,但我从来没有想过放弃。”
  林标祥说,他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的背后是一个充满梦想的团队。他的团队有为了寻找年轻时理想而辞职的70后,有技术娴熟、经验丰富的80后,有活力四射、创意无限的90后,“团队成员间优劣互补资源整合,发挥了团队最大的力量”。尽管大家的年龄差距很大,但每个人都是“年轻人”。林标祥说:“年轻是心态,无关年龄,大家心态都是90后。”公司最年长的员工是1978年的,大家都亲切地称呼他为“哥”,每次聚会唱歌时他都是麦霸,平时大家也会直接喊互相的名字。
  林标祥告诉记者,同窗承载的不仅是自己的梦想,也是大家的梦想。一个人即使走得快也不会走得很远,但只要大家在一起,即使每次只迈出一小步,一步一步一定会走得更远。

“深坑之上,泡沫之下”

   “深坑之上,泡沫之下”是林标祥朋友圈里分享的一句话。他解释道:“创业的路上充满了深坑,那些深坑是万万不能触碰的,创业就像在深坑上行走,一掉下去便会粉身碎骨。创业成功带来的功名利禄就像泡沫,缠绕在你的头顶,光耀夺目,但其实却是浮华无实。并且,创业的成功与否,各种社会舆论也会像泡沫一样覆盖你。”这句话成为了林标祥对自己的警戒,所以每天他都会把心情恢复到一个“清零”状态,来面对新的一天的工作。
  当被问及现在生活与原来生活的差异时,林标祥坦言道:“住所上并没有什么变化。”他依旧住在宿舍,但性格和生活方式上有了很多变化,比如现在生活与工作已经分不开,有时候会吃着吃着饭就收到要去参加会议的消息,就得赶忙放下碗筷。性格也变得比以前更加严谨了。“身上背负的东西与原来不一样了,肩上的担子也更重,自身的责任感更强了,我也必须去改变来适应新角色。”
  说到这一路走来的经验时,林标祥对大学生建议是希望大家功利性放低一些,重心应该放在增长见识、增加经验积累上,多一些职业体验也是创业路上宝贵的经验。“我的第一份兼职是无偿的,当时我跟经理说我不要工资,经理就跟我说叫我有空就过去跟他体验工作。我觉得刚开始的时候可以对财富的欲望放低一些,更多的应该是去增加自身的价值。当你有价值时,财富是随之而来的东西。”
  林标祥告诉笔者,“同窗”也在从商业兼职向国际义工发展,在不久的将来将会提供国际义工服务,让大学生的职业体验走出国门,去更广空的天地感受职业体验,让所有的大学生能在将来更加适应职场生存。
  问及公司的未来,林标祥说,如今的“同窗兼职”APP已经是一个小有规模的企业,团队越来越壮大,用户也越来越多,同时自己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我曾经想过,希望自己的公司能快速上市,结果真正做了才知道这是一个多么漫长的旅途。”有目标总是一件好事,心中的雷达会永远感知着梦想的方向。“我希望在未来我的公司可以成就更多的人。”林标祥这样说,这也是他一直以来最大的愿望。
  从当年的 “白手起家”到今天公司的估值千万,一路走来即使几经坎坷但却依旧乐在其中。既是心之所向,理应一往无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