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莆田学院 - 《莆田学院报》

钱伟瑶:用志愿服务书写自强青春

2015-05-27    


  颁奖词她是公益创业项目的带头人,是甘愿坚守在志愿者队伍中的标兵。传播温暖,散发光芒。她用乐观与执着践行着助人乐己的价值观,也在付出中收获着世间的温情与感动。她就是用志愿服务书写自强青春的钱伟瑶。
    钱伟瑶出生在福建省南平市一个偏远的农村,父母靠务农、打零工维持一家的生计,日子虽然过得清贫,但却其乐融融。然而平静的生活在2003年被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打破了,父亲在工作时被木头砸伤导致左腿大腿骨断,卧床三年,医生说即使康复后,也不能再从事重体力活了。生活的重担一下子落在了母亲身上,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钱伟瑶的母亲并没有陷入悲伤和绝望中,而是擦干眼泪用瘦小的肩膀独自撑起了这个风雨飘摇的家。她告诉钱伟瑶,不要惧怕生活的苦难,即使身处困境也要自立自强,决不能轻言放弃。坚强的母亲用言传身教把善良的种子植入了钱伟瑶幼小的心灵。
  多年以后,已经大三的钱伟瑶在被授予道德之星的颁奖晚会上,她说出了把做志愿者当成自己的人生梦想的原因:“‘志愿者’这三个字在我心里留下烙印是因为2008年的汶川地震,透过小小的电视屏幕,志愿者们自发奔赴救灾前线的义举,深深地触动了我,那时我就下定决心也要成为志愿者中的一员。”
  一踏进大学校门,她就如愿以偿地成了外国语学院志愿者服务队中的一员,第一次做志愿服务的经历让她记忆犹新。那是一次为特殊学校的孩子们做志愿服务的活动,第一次接触她就发现,这些孩子特别缺乏安全感,渴望受到关怀却又极其敏感,面对陌生的志愿者表现出了本能的抗拒。怎么做才能让孩子们敞开心扉接纳自己呢?她尝试了很多方法,每到志愿日,她就会给他们带好吃的、好玩的,陪他们做游戏,给他们讲故事,为盲童们打扫宿舍和教室。渐渐地孩子们就把她当成了知心姐姐,偷偷地跟她说心事,把心里的小秘密讲给她听。得到了孩子们的认可,钱伟瑶开心的不得了。在给特殊教育的孩子们带去快乐的同时她琢磨着能不能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帮助更多的孩子。当她了解到莆田市涵江区五星小学是一所农民工子女学校,全校有210名学生,却只有一名英语代课老师时,钱伟瑶主动联系了学院英教专业的学生,利用节假日和他们一起到学校去给孩子们上课。
  为了丰富课堂内容,加深孩子们对知识的记忆,钱伟瑶和伙伴们利用课余时间自制教学道具,她们希望能给孩子们上一堂难忘的英语课。“不管多辛苦,当听到一声‘老师您辛苦了’的问候,就是对我们最大的褒奖。”每每跟伙伴们说起她给孩子们上课的情景,钱伟瑶都特别有成就感。一张张稚嫩的脸庞、一双双充满求知欲的眼睛,给了钱伟瑶坚持在志愿之路上走下去的勇气。
  三年来,钱伟瑶所在的服务队也荣获了诸多荣誉。2012年莆田市优秀志愿服务项目奖;2010-2012年度福建省共青团关爱农民子女志愿服务行动优秀志愿服务团队。其中“启明星·关爱盲童”公益志愿服务还入选了2014年广州交流会暨首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这些荣誉激励着钱伟瑶继续在志愿者的道路上风雨无阻地前行。
  在莆院之星的颁奖晚会上,手捧鲜花的钱伟瑶道出自己参加志愿活动的收获:“特殊教育学校孩子们身上的乐观坚韧,农民工子女们的纯朴真挚,让我学会了真诚,懂得了宽容,更感受到‘志愿者’这三个字的重量。有一种快乐是在帮助别人后,发自内心的喜悦和感动,我很享受它,在我们帮助那群特别的孩子时,他们也给我们带来了关爱和感动。所以少点抱怨,少一些责备,积极地拥抱生活,用自己的力量去帮助有需要的人,踏踏实实做好每一个志愿活动,懂得感恩生活,这些都是我收获到的人生宝贵的财富。”
 本报记者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