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字人文实践》小说创作 实践课程由文学院与香港百强 ( TOP100)频道公司合作开设, 课程产生的作品放到authorband 的网络阅读平台,将中国网络小 说推向全球市场,吸引眼球者有 可能改编成电视剧!30多位同学 分为6个创作小组分别选择一个 作品,在一位影视文化大家带领 进行创作实践。同时,每两周安 排导演或编剧或传媒人士作为 嘉宾给授课,授课的内容也是多 种多样,非常“接地气”,从小说 创作、剧本改编到电影拍摄制 作、后期宣传推广等等文化产业 流程,给同学们带来新潮好玩的 创意文化视野。
我们小组7人接手策划的是 一个关于跨时空的连环杀 手案的长篇小说———《阴 阳鱼》,共八部,每部约三 十章节,主要人物不下8个。其中,前四部 的框架已经提前设定。我们接着进行第 五到第七部的小说策划,一开始大家纷 纷怀疑,这么复杂的剧本策划,我们真的 做得到吗?何泳欣打了一个好比喻,“小 说的主要核心元素———太极和神秘杀人 案,主人公的人物已设定,好比一条鱼的 鱼头定下来,让我们去搭建鱼骨并填充 鱼肉。加上小说的定位是悬疑的,需要我 们大量调动智力库了,挑战性的确很 大。”几场争论批评头脑风暴下来,思路 便慢慢地敞开,组员之间有着越来越多 默契。
大众文学,不庸俗
一代有一代文学。在快速转型的信 息时代,创意文化的形式和内容不能裹 足不前。以读者作为主导的数字创作面 向的是一个巨大的读者群体,在创作前 已经设定。课程老师杨漪珊说,创作网络 文学如同做“情绪的买卖”,必须打破常 规思维模式进行精心构思,重构各种故 事模式,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让聪明的 读者也陷进设定的圈套中,才让读者不 断阅读下去的可能。不得不提,当前一些 电影公司开始根据受欢迎程度来选择购 买小说版权。网络文化生态好比一个舞 台,必须尽可能吸引更多的观众,参与到 台上台下的互动中,产生满足观众期待 的作品。
集体创作,不能太自我哦!
热爱文学的同学也许讲究主体性和 个人性,如诗歌,几乎是一个人的创作。 但是就《阴阳鱼》这部长篇而言,面对8位 身份地位、性格、年龄等迥异的主要人 物,一个人能做到构思出完整的情节和 丰满的人物吗?对于同 学们来说,显然不行。集 体创作的成果不会比个 人作品逊色。集体创作 的过程给我们莫大的启 发。小组同学课后纷纷 表示,最享受的是几颗 大脑在燃烧的过程。
集体创作,是不是 意味着个人消失了?不, 差异度越大的团队在创 作时能产生更多的可能 性。当每个人优势不一 时,合理地进行分工合 作可以更好地发挥作品 的创作空间。就 《阴阳 鱼》组而言,李嘉滢(12 中文)擅长推理情节,楠 楠 (11中文)迷恋情感 戏,杨彩华(13英文)和 陈梓桑(13英文)偏爱人 物性格塑造,剧组唯一 一个男生钟观保 (12英 文)在揣摩男人的心理 独具优势,余锦平(12中 文)综合诸见并侧重事 件的连贯和情节线索的安排。何泳欣(12 中文)在宣传工作尤为出色,设计的单页 新颖精美。
分工合作并非意味着小说策划能顺 顺利利的进行。每次见面,大家为自己的 设计情节理据力争的场景太多了。比如, 男主角的下场,我们讨论出不下10个版 本。在没有任何现实条件限制,真诚地交 流其实是多么难得的事情。
敞开视域和想象力
即兴的探讨,依靠着内心的感觉,凭 借着想象力之风,不断地发挥,如杨彩华 (13英文)所言,“大纲、策划方向全都是 从赤裸裸的‘无’和一片空白经过一次次 的集体讨论,迸发想法,进行思维碰撞产 生的‘有’”。同时,小组自身也不断地进 步,起初从简单情节推进,到走向人物形 象的塑造,悬念的设计等等。在减少犯策 划上的错误,如文学性语言,道德教化语 言等,人物趋向多面性,情节更为跌宕起 伏,让作品更显现出人性的张力。
在深入探讨当中,个人的盲点渐渐 暴露出来,有一次我抛出一个问题:“为 什么女二怎么可以爱上如此残忍的男 一?”组员崩溃地说,“爱情需要理由吗? 不需要,不需要。”在与《阴阳鱼》的创作 前辈们进行线上的交流,分享各自的观 点时,我们纷纷感叹自己的世界观太狭 窄,想象力不足,开始尝试以他者的视角 来理解人和事。在创作过程中弱化自己, 把个人抽离出来,开放地接受多元丰富 的可能性存在,才能表现出一些更为真 实,更为普遍性的东西。相反,当我们看 到有些章节太像某人自己的时候,“你写 的这个人分明就是你”,这时候就该打 了。
短短一个学期的创作学习和时间, 《阴阳鱼》组同学们受益匪浅,无论在创 作技巧,创作热情,有幸走到创作的起 点,就如庄楠楠和我也合作写出原创剧 本《愚人码头》。更重要的是,七人之间满 满的友谊!创作经历于个人成长也有着 深刻的影响。创作无非是,人因为有一个 愿望,于是采取行动,途中遇到有些人, 经历了一些事情,结果怎么样。过程中充 满无限种可能性。充分发挥想象力去构 思、发掘一些也许一辈子也碰不上的经 历,是多么有趣的事情!
(11中文 余锦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