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长春大学 - 《长春大学报》

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作者:张洪昭    
2014-07-15     浏览(94)     (0)

访谈介绍了如何从感观认识、内心同化、自觉行为三个层面培育青年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部张洪昭指出,要加大宣传力度,邀请专家学者进行解读,并加强日常践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青年学生的自觉行为。

★访谈主题:
           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材料链接: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 、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访谈对象:张洪昭   (学校党委宣传部部长)
★发言内容:
    要从感观认识、内心同化、自觉行为三个层面培育青年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习近平同志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抓好青年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要从三个层面入手。
    一是入眼入耳。要通过视觉媒体和听觉媒体加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力度,例如网络、广播、校报、橱窗、板报等,通过这些宣传媒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概念和意义内涵广泛传播开来,使青年学生在校园里的各个角落、各个场所都能听到看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义,从而形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浓厚氛围。
  二是入脑入心。一种价值观的形成,关键在于内心深处的认同。要通过报告会、研讨会、座谈会等各种渠道,邀请专家、学者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质内涵进行全方位的解读和剖析,使青年学生能真正理解、真正认同,从而使他们的价值取向、理想信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三是入行入为。内心的认同,会引导思维和行为的惯性。要在日常青年学生的生活学习工作的各个环节一以贯之的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特别要按照习近平同志提出的勤学、修德、辨明、笃实的要求加强自身修养,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融入到青年学生的思想深处,成为青年学生日常行为的基本逻辑和准则,成为学生行为塑造、思维塑造、价值塑造的基本内核,成为推动青年学生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柱,最终成为他们为人做事的自觉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