颁奖词:清贫而充实,温和而坚定。选择远方,风雨兼程。怀着一个要成为优秀护士的目标,她用刻苦和勤恳,让生活充满了意义。用勇气和力量,在人生的谷底中倔强跋涉,挑战未知的道路。她用青春孕育美丽,张开双臂走过去,小径崎岖,但前方必会是宽阔的大道。
她个子不高,娇小可人,乍一看,都会被认为是需要人疼着、护着的小姑娘。可大家似乎都忽视了她那双时刻带着笑意的眼里溢出来的坚强。平凡的出身,平凡的模样,不平凡的心,她就是郑雅彬。
郑雅彬,护理学院12级学生,曾任护理学院学生会记者团团长,国家励志奖学金获得者。两学年的综合测评名次分别为第三和第五。先后获得莆田学院医务人员设计大赛二等奖、心理漫画比赛二等奖;并获得莆院自强之星、校三好学生、优秀共青团干部、新闻中心优秀工作者的称号。她出身贫寒,家庭经济较为困难,母亲独自一人培养三个孩子。
“我来自一个平凡但不完整的家庭,我读初一时,癌症夺走了我的父亲。从那时起,我就想当医生,为此,我甚至选择我并不擅长的理科。但事与愿违———高考遭遇滑铁卢。得知成绩后的那一个月里我束手无策,不知所措。但妈妈说“报个闽台项目吧,我们家得出个大学生”。我哭了,为了不辜负母亲的期望,为了我的梦想,我选择了护理闽台班。我不允许我的梦想再次落空。我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护士!”
众所周知,医学院一向以“大学里的高中”而为人惧、被人避。可郑雅彬却并不这么想。“周围的朋友都抱怨不该选择医学,然而我很喜欢。因为我的梦想里承载着家人的梦想。”这样的理由足以让她努力,让她珍惜。如今健谈、勇敢的郑雅彬在进入大学之前其实是内向和羞涩的,是梦想与孝心改变了她。
“进入大学后,我首先立下两个目标,一是勇敢地改变自己,成为善于交际的人;二是要积极参加各类活动,做个有勇气的人。”她不允许自身性格的弱点成为逐梦路上的绊脚石,她开始挑战自己。她加入了记者团,开始学习与人交流,结交了许多挚友,又凭借着强烈的责任感和过人的组织能力竞选上团长一职。此外,她还孜孜不倦地学习,揽下许多奖项。
“咬定梦想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是郑雅彬的信条。她说,“虽然学习过程中有苦有累,但是每每回到家,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向家人普及保健常识,我就会觉得,这一切都值了!”
本报记者 张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