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南京工业大学 - 《南京工业大学报》

新型“夜明珠”
有机材料造世界首例长寿命有机发光材料问世

2015-04-15     浏览(100)     (0)

  据悉,南京工业大学先进材料研究院、江苏省柔性电子重点实验室黄维院士所领衔的研究团队,在有机长寿命发光材料的开发与应用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在世界上首次设计并制备了多个系列的室温单组份有机长寿命磷光材料,并由此开创了一种新型的数据加密方法,该加密方法无需借助精密仪器,通过裸眼观察即可实现。这一原创性研究成果对深入了解有机光电材料的发光行为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同时拓展了有机光电材料在数据加密方面的新应用,促进了信息安全领域的技术发展。相关成果近日发表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材料》(NatureMaterials)上。这是一年来,黄维院士团队继在 《自然·通讯》(NatureCommunications)、《自然·纳米技术》(NatureNan鄄otechnology)等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之后,再次在Nature系列期刊上发布重大原创性学术成果,标志着我校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了又一新的突破。黄维院士研究团队通过分子设计研究实现了有机长寿命发光颜色从绿色到红色区间可调,并且发光持续时间长达56秒,获得了世界上首例室温有机长余辉材料。这一成果是该团队在有机光电子学领域多年探索与积累的体现,该研究为有机光电功能材料的激发态调控提供了一条具有革命性意义的思路和途径,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该研究成果,被人民网、科学网、中青网等多家媒体报道,4月10日《科技日报》于报眼位置进行了热点报道。
科技日报讯 (记者张晔 通讯员张金凤)自古以来,“夜明珠”被认为是稀世珍宝,其因含有特殊的无机矿物元素而长时间发光的长余辉现象,也为历代人所热衷。
  南京工业大学黄维院士带领科研团队,在有机合成材料中成功观察到长余辉现象,并研制出纯有机的“夜明珠”。4月6日,相关成果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材料》上发表。
  “有机光电材料单线态和三线态激发态,因其高度活泼,其寿命在室温下通常分别在纳秒和毫秒量级,发光时间之短只能通过精密仪器才能测出来,人眼根本无法分辨。”黄维院士介绍,“我们设计并制备了多个系列的室温单组份有机长寿命磷光材料,其激发态寿命长达秒级,不仅如此,我们还开创了一种新型数据加密方法,让其加密效果通过裸眼就能直接观察到。”
  据介绍,该团队对纯有机材料激发态寿命的调控,无需使用任何贵金属和其它重元素;通过对相关材料的分子设计和发光机理等研究发现,引入特殊的分子堆积方式,对实现有机长余辉发光具有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该团队成功实现了有机长余辉发光颜色从绿色到红色大范围可调,并将发光持续时间延长至56秒,从而研制出世界上首例室温有机长余辉发光材料。
  “有机长寿命发光材料是一类具有独特发光机制的新型材料,该类材料集成了有机材料的柔性与余辉材料长寿命发光等优点,在疾病诊断、生物细胞成像和货币防伪等光电子学各领域均具有重要意义。”团队成员陈润锋副教授说。
  (转载自《科技日报》4月10日报眼)